辛弃疾《西江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考查知识点:诗词默写 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与译文: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1、辛弃疾《西江月》原文和翻译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和翻译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 稻花飘香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听得阵阵田蛙歌唱。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辛弃疾西江月原文及意思,欢迎阅读参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
第2名 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是一首很经典的田园词,作于辛弃疾中年被罢官后,闲居上饶带湖期间。某天夜里辛弃疾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乡村美景令他陶醉,他触景生...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枝,另一枝,有“...
“西江月”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最初为民间流行歌曲,后来因为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文人创作统一,格律逐渐完善,直至最后脱离乐谱成为成熟的文学范式。辛弃疾《西江月》共十七首:-1-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东风月...
十年前与恩师相见的点点滴滴还在眼前,十年后只看见墙壁上恩师的字迹,不禁感慨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苏轼的这首《西江月》,流露出一抹万事皆空的意味。5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南宋辛弃疾《西江月·...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的这首词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