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来天下就出现了三个周,分别是周王畿、西周公国、东周公国,大家都是老姬家的子孙。不过当时的周王畿只剩下周王宫及其附近一丢丢地盘了,完全不能跟西周公国、东周公国相比。第二种说法,来自《战国策》。西周公国的西周桓公传位给儿子西周威公,西周威公又传位给他儿子西周惠公。到这里大家的说法都是一...
但是,历史上著名的举重君王秦武王突然造访周天子要举鼎,而且还要包围周天子。虽然他最终举鼎绝膑而死,可是周天子被吓了个够呛,于是干脆跑到了西周公国彻底躺平。所以在《大秦帝国》电视剧中,秦昭襄王与周天子谈判不是直接与对方交流,而是与西周公协商,这就是那段历史的还原。按理来说,一个王朝折腾到这种地步,那...
当时,西周天下很不稳定,周公旦和召公奭二人遂决定分陕而治。“陕”即今三门峡一带,《水经注》说是老陕州城一带(陕陌),《括地志》则说指陕塬(今三门峡陕县张汴塬)。当年周、召二公商定,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于分界之处,称作“立柱为界”。周公、召公以“陕”为分界线,把周王朝的统治区分为东...
还有一种说法来自于《战国策》,称西周威公将王位传给西周惠公,但新国君又将他的弟弟封在巩地,同时赋予他东周君的头衔,使其成为一个附庸国家。直到东周显王二年,赵国和韩国的合谋使东周独立成为一个诸侯国,从此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平起平坐。虽然说法不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在这三家之中,东周...
引用金文材料论述西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并未形成,并探讨了五爵爵名的实际意义和形成过程 在中国人的记忆之中,西周终结了神秘而阴森的殷商,在周王室和周公的设计下,中国社会第一次以礼乐制度建立起一套美妙、严整的社会规范,并带来了让孔子等思想家神往不已的治世。对周礼的膜拜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但是吊诡的是...
但小儿子不服气,加上旁边的赵国没长啥好心眼,这个小儿子姬根就独立了,把西周公国一分为二,以巩伯国的旧地建立了东周公国,这个说法《史记》、《韩非子》等史籍都采用了。还有一个说法源自于《战国策》,说是西周威公把王位给了西周惠公,但这位新君主又把自己的弟弟封在巩地,还给了个东周君的名号,以...
只可惜周威公去世之后,隔壁的赵国与韩国趁火打劫挑起周国的内乱,分别扶持周公的两个儿子互相争夺王位。无奈之下,周显王将周国一分为二,西边由原本的周国太子继承,也就是西周公国,而东边的一部分交给了公子根继承,也就是东周公国,这也是周天子最后一次分封诸侯。其实周国与东周的王畿并不是一码事,周国是周朝...
首先说的是西周公,明显是个公爵,不是王。而此时朝代还是周,如果西周公是周王朝的国君,自然是王。这说明,这个西周公并不是周王。另外,所谓的西周和东周的区分,是后世的说法。不管是西周还是东周,人家都认为是周王朝。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常识的考虑,可以很容易判定,这个西周公绝对不是东周的王,不是周王室...
由于这次合纵,魏国接受了秦国的帮助,于是齐宣王将怒火发到了魏国的身上,于公元前317年,联合宋国进攻魏国,大败魏国军队于观泽。击败魏国之后,齐宣王继续积极进取,对内在开设稷下学宫,招揽人才。对外,则积极插手西周公室的内政。当时,西周君诸子中,公子最口才出众,思维灵活,是最被齐宣王欣赏的。为了扶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