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2、抓住重点词语,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杜甫《蜀相》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个一类字,3个二类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3、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对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赞扬。教学重点:结合历史背景,体会“老臣心”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
篇1:《蜀相 》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课时安排:1课...
蜀相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
《蜀相》教案(精选8篇) 《蜀相》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空”、“自”两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诗中有关蜀相的典故;诗歌的尾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生平提示: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蜀相》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l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l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l 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l 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l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l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
《蜀相》教案 1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诵读、讨论、探究、点拨式教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陆游和杜甫两位诗人的一生经历和爱国情怀导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二、...
《蜀相》教案 篇1 一、中心主旨 这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脍炙人口,感人至深。作者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二、写作特色 1.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大臣稷和契。安史...
杜甫《蜀相》教案 1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2.通过锤炼字句,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2.难点:"自"和"空"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三国中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智和忠历来为后人称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