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代中叶以来,穿越藏彝走廊的川藏道成为中央王朝经营西藏的主要通道后,藏彝走廊东西两侧的民族与文化交流得到显著提升,川藏道不仅成为进出西藏的官道,汉族移民也大量沿川藏道涌入,促进了清代民国时期汉藏民族在藏彝走廊区域的大规模交往交流交融,今天藏彝走廊许多地区的社会及文化面貌,很大程度是在明清以来汉藏民...
尽管九龙位于西南大香格里拉腹地、横断山脉深邃的褶皱之中,然而在这个人间仙境中不同民族之间互动融合却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与藏彝走廊相伴随的时间隧道带来了南北民族经济互动、文化沟通交流的机会,历史上彝族北上、汉族西进与藏族人在此交汇繁衍,而藏汉彝三个民族之间互相认可、接受乃至彼此融合就是历史性濡化的结果。
盘点藏彝民族占比较高..汉族的大家看省份占比即可,这里我主要讲藏彝民族的支系占比情况。O1a-Z23327是M119下游支,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彝族支系占比4.98%,Z23271比Z23327设置基因年龄大一
它起于甘肃省兰州市途径四川、云南,终于云南省马关县其中G248线九龙段被誉为藏彝走廊、百里画廊这里拥有从成都平原到川西高原一路的绝、美、雄、壮即具有厚重深邃的人文底蕴又具有浑然天成的生态之美受地质构造影响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差近5000米从山地寒带到河谷亚热带可以尽情感受六种不同的气候带北部角峰笔力,...
藏彝走廊实际上是源自2004年的时候,我们四川大学藏学研究所和中国西南民族学协会,在成都开了首届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这几年,藏彝走廊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民族学领域的热点。这主要是因为走廊这个区域民族文化现象特别丰富。今晚,我主要比较概要...
是甘孜州最独特的藏彝走廊 它位于中国西南大香格里拉腹地 掩藏在横断山脉深邃的折皱之中 遗世独立,少有人知 九龙 伍须海 伍须海风景区位于九龙县北部 距离县城25公里 年平均气温4.9℃ 景区平均海拔3500m 平均最低海拔1440m 最高海拔6010m 景区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 ...
藏彝走廊并非单指藏族和彝族,而是指藏缅语中“藏语支”和“彝语支”的诸多民族。然而,用藏彝走廊概括这一区域,其实是不完全的,比如在这一区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羌语支,作为最早来到这里的移民,羌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有人提出用“藏羌彝走廊”代替“藏彝走廊”,或者直接用表示地理位置的“横断走廊”,更...
藏彝汉文化交汇处。横断地区向来被人们视作藏彝的聚居地,也是费孝通先生“藏彝走廊”观点的组成部分。而从新都桥到九龙,再到冕宁,这一路上的人文恰好体现了“藏彝走廊”这一概念。其实,这从九龙团结广场上的藏彝汉团结雕像也可以看出来。但如果你觉得九龙有足够玩的地方,那或许就错了。诚然,九龙是我们感受藏...
明清时期藏彝走廊的连接作用 ——兼论边疆开拓的民间机制 石硕 作者简介: 石硕,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本刊学术委员。 摘要:文章认为明清时期藏彝走廊连接作用显著增强主要由4个因素造成:1.明朝中叶规定藏地僧俗朝贡必须经四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