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薛范的歌曲配译作品,《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1957年,《广播歌选》和《歌曲》杂志同时发表了薛范译配的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朗朗上口的配译,配合优美动人的原曲,让这首歌一经传唱,经久不衰,成为中国人传唱的苏俄歌曲的代表作,也成为一代人难忘的旋律。除俄语外,薛范还自学...
有一天,薛范在华东·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排练厅看广播乐团的排练,中间休息时,合唱指挥兼男高音歌唱家朱崇懋先生鼓励他说:“你在学俄语,何不给我们翻译几首苏联歌曲?”于是,薛范译配了第一首苏联歌曲《和平战士之歌》,发表在1953年的《广播歌选》期刊上,那年他19岁。 薛范对音乐的着迷其...
薛范 2013年10月,上海市文联举办过祝贺薛范翻译生涯60年音乐会。薛范曾说,对音乐的热爱,是他坚持70多年初心和匠心进行翻译的原动力。“我七十年来一直从事歌曲的翻译介绍和研究,感谢广大的乐友们,他们到处传唱,使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珍品。”9月8日的音乐会从薛范译配的众多作品中精选了20余首歌...
上海翻译家协会、上海音乐家协会和上海文学艺术院共同主办策划了系列纪念活动——9月8日晚,在东方艺术中心举办了由全市9家合唱团共同参与的“纪念翻译家薛范诞辰九十周年——薛范译配合唱作品音乐会”,9月9日在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举办“纪念翻译家薛范诞辰九十周年研讨会暨《轮椅“歌痴”交响曲·薛范》新书发布会”...
薛范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文联“老师对译配这件事一腔赤诚。他是国内译配的宗师,是真正用脑子在译配的人。”歌曲译配至今仍是翻译领域的冷门,译者程何是薛范唯一的学生。在得知恩师去世的消息,难过的情绪一下占据了她的脑海。2日中午,她在朋友圈写道,“他是我永远,永远,最好的老师,我希望我配得上‘...
9月2日21时31分,翻译家薛范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8岁。薛范先生译配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雪绒花》《鸽子》《草帽歌》等耳熟能详的海外经典歌曲在中国广为传唱,动人旋律和歌词回荡在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里。他用译配的歌曲搏击人生的乐章,也将作品中澎湃生命力传递给听众,予人力量。...
《薛范60年翻译歌曲选》是2013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薛范。《薛范60年翻译歌曲选》从中精选出246首结集出版。入选的作品不仅有俄苏歌曲,还有欧美歌曲、亚非拉歌曲和澳大利亚歌曲;不仅有群众歌曲、传统民歌,有影视歌曲、音乐剧和歌剧选曲,还有流行歌曲、摇滚歌曲;不仅有古典歌曲,还有当代歌曲。内容简介...
薛范说,那天上午他一直在家里整理乐谱,筹备下半年的音乐会,忽然收到了这条短信,“这首歌的名字硬核而霸气,《中国人民必胜》。原曲是作曲家布朗介尔(歌曲《喀秋莎》的作者)作于1948年的一首名曲《候鸟飞翔》。为这首歌重新填词的俄罗斯人叫阿·叶甫斯介菲耶夫,是俄罗斯核电建设出口公司江苏连云港代表处的...
上海翻译界、音乐界、评论界的专家学者,薛范的生前好友及家属共同缅怀“择一业,毕一生”的薛老。“他是一个为歌而生、为歌而活的人。”《轮椅“歌痴”交响曲·薛范》作者金波回忆起他和薛老近年来的交往。“2022年七八月间,我几次前往探望薛老,彼时卧病在床的他聊起歌曲译配时思路清晰,犹如精力充沛的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