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记载:蕲水,由睢水在宋城东南谷熟处分出,流经下邑、永城南、宿州、虹县,最后东南入淮。备注:睢水,自开封县出,东流经雍丘、襄邑、宁陵、宋城(宋城东南五十里处分出蕲水),折向东北流经下邑、永城东、宿州(东北二十里),又向东流入泗水,谓之睢口。形成变迁 《隋书》载:“大业元年(公元605...
蕲水 百科释义 报错 蕲水,黄冈境内五水(古称西阳五水)之一,又称蕲河,如果把蕲春县地图比作一片树叶,那蕲河就是这片叶上的主脉,大大小小的支流布满全境。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历史地名> 蕲水 ①即今湖北蕲春县西南之蕲河。源出蕲春县东北四流山,西南流,至蕲口入江。《水经·蕲水》:“蕲水出江夏蕲春县北山,南过其县西,又南至蕲口南入于江。” ②睢水支流。《水经·淮水注》: 蕲水 “首受睢水于谷熟城东北,东径建城县故城北,……又东流,注于淮”。故道自今河南商丘县东南分睢...
历史地名> 蕲水县 ①南朝梁改蕲水左县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浠水县东三十里。《寰宇记》 卷127蕲水县:“以县界蕲水所出为名。” 北周属齐昌郡。隋属蕲春郡。唐武德四年 (621) 废入蕲春县。 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兰溪县置,属蕲春郡。治所即今湖北浠水县。乾元元年 (758) 属蕲州。元属蕲州路。
蕲水县,宋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置,以南临蕲水得名。治所在今湖北浠水东。隶豫州西阳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并入蕲春。又名浠水县。唐置 唐天宝元年(742)改兰溪县置。治所在今湖北浠水县,属蕲州。1933年改名浠水。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徐寿辉建都于此。元属蕲州路。元末徐寿辉建立天完国,立国都于...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表现了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
答:“蕲水”,今湖北浠水县,在黄州东. 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拓展及延伸: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1-3]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
汉语词典> 蕲水 注音ㄑㄧˊㄕㄨㄟˇ拼音qí shuǐ 1.河川名。源於湖北省蘄春縣大浮山,向西南流,匯合童子河、白茅河,南至蘄口入長 江。 2.湖北省浠水縣的舊名。見「浠水縣」條。 每日三十词 萐甫 萐脯 萐莆 萑兰 萑泽 萑澤 萑苇 萑苻
蕲水县县城,解放初期废止的地名。地名含义 “蕲水县”指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并入蕲春,宋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置,以南临蕲水得名,治所在今浠水东,隶豫州西阳郡,又名浠水县。“县城”指县治所在的城镇。历史沿革 蕲水县县城修筑于明万历年三年,咸丰五年被太平军拆毁,咸丰七年清知县刘棨恢复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