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诏帖》的真伪争论颇多,问题在于“出守翰林”,与“职在闲冷”这两句。本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辞上不符合当时居官者职守的称谓,因此可能是宋人据《紫丝靸帖》的大意写出。书法的前四行与后三行用笔差异较大,有学者认为后段结字松散,末行的“权”字笔画不成结构,与柳氏遒媚劲健的书风悬殊较大,据此断定,...
《蒙诏帖》,唐柳公权书,墨迹纸本,全幅纵26.8厘米、横57.4厘米,大字行书,记7行,共27字,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为天下第六行书。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原文及注释 原文 公权蒙(1)诏,出守(2)翰林(3),职在闲冷(4),亲情(5)嘱托(6),谁肯响应(7),深察感幸(8)。公权呈(9...
《蒙诏帖》又名《翰林帖》,大字行书,计7行,27字,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当时柳公权44岁,年富力强,正是他书法创作的颠峰期,所以字如惊鸿击空,游独弋,后人曾疑其伪,但明詹景凤《玄览编》说:“柳诚悬墨迹帖一卷是真。...
唐柳公权《蒙诏帖》卷,传为唐柳公权书,纸本,行书,纵26.8厘米,横57.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柳公权《蒙诏帖》卷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 鉴藏印有宋“绍兴”、“瑞文图书”、“贤志赏”,元“赵氏子昂”、“乔氏篑成”、“齐郡张绅士行”,明“冯氏鹿庵珍藏图籍印”,清“安岐之印”、“王常宗”、“陈...
至于说《蒙诏帖》的真伪,历史上争论不休,特别是当代学者,围绕着“出守翰林”句,觉得不似唐人行文之称谓,为宋人所伪作等等,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而后学认为,这种争论没有多大意义,此帖佳妙,实属上品,列在柳公权名下,算得上实至名归,也符合他一生的翰笔情缘,与他的存世笔迹,倒相得益彰,相互...
《蒙诏帖》(又称《翰林帖》)是由唐代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也称《翰林帖》,曾刻入《快雪堂》、《三希堂帖》等。用笔雄健,气势豪宕。第一行“公权蒙”三字联绵出之,字硕大,笔力纵横,如见柳公权血...
虽然柳公权顶着“楷书四大家”的光辉头衔,但这不代表柳公权只擅长楷书,其行书造诣也极深,其行书代表作《蒙诏帖》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那么,《蒙诏帖》好在哪里呢?《蒙诏帖》又称《翰林帖》,柳公权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全帖计7行,27字。此帖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笔墨...
《蒙诏帖》又被称作是《翰林帖》,是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公权在公元821年的时候所创作的一部书法作品,现在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面。 《蒙诏帖》总共七行,二十七个字。其中字体形状长短宽窄各不相同,或者断开或者连在一起,笔墨轻重有致,非常有层次感,其中线条主要以中锋为主,非常饱满且圆厚。 《蒙诏...
乾隆称《蒙诏帖》:“‘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柳公权(七七八—八六五),唐代书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官至太子少师。工正、行书。他生平留心经术,尤精于《诗》《书》《左氏春秋》《国语》《庄子》等。元和初年二十九岁时即擢进士第,至文宗时迁中书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