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诏帖》又名《翰林帖》,大字行书,计7行,27字,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当时柳公权44岁,年富力强,正是他书法创作的颠峰期,所以字如惊鸿击空,游独弋,后人曾疑其伪,但明詹景凤《玄览编》说:“柳诚悬墨迹帖一卷是真。笔法劲爽而纵横悉如意也,盖...
《蒙诏帖》是中国书法行书上的里程碑,虽风神稍逊,但仍可与李白的《上阳台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等相媲美 《蒙诏帖》又被称作是《翰林帖》,是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公权在公元821年的时候所创作的一部书法作品,现在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面。 《蒙诏帖》总共七行,二十七个字。其中字体形状长短宽...
《蒙诏帖》(又称《翰林帖》)是由唐代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也称《翰林帖》,曾刻入《快雪堂》、《三希堂帖》等。用笔雄健,气势豪宕。第一行“公权蒙”三字联绵出之,字硕大,笔力纵横,如见柳公权血...
《蒙诏帖》,亦被称为《翰林帖》,以大字行书形式呈现,共计7行27字,书写于长庆元年,即公元821年。那时,柳公权年仅44岁,正值书法创作的巅峰时期。其字迹如惊鸿般腾飞,犹如游鱼般自在遨游,极具动感。尽管后人曾对此帖的真实性产生过质疑,但明代的詹景凤在《玄览编》中明确指出:“柳诚悬墨迹帖一卷是真。”...
《蒙诏帖》,唐柳公权书,墨迹纸本,全幅纵26.8厘米、横57.4厘米,大字行书,记7行,共27字,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为天下第六行书。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原文及注释 原文 公权蒙(1)诏,出守(2)翰林(3),职在闲冷(4),亲情(5)嘱托(6),谁肯响应(7),深察感幸(8)。公权呈(9...
《蒙诏帖》,又称《翰林帖》,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创作的一幅行书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以大字行书写成,共7行,27字,用笔雄健,气势豪宕,展现了柳公权独特的艺术风格。《蒙诏帖》的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笔墨浓淡轻重有致,线条饱满圆厚,具有顿挫郁勃、开阔跌宕的...
唐柳公权《蒙诏帖》卷,传为唐柳公权书,纸本,行书,纵26.8厘米,横57.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柳公权《蒙诏帖》卷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 鉴藏印有宋“绍兴”、“瑞文图书”、“贤志赏”,元“赵氏子昂”、“乔氏篑成”、“齐郡张绅士行”,明“冯氏鹿庵珍藏图籍印”,清“安岐之印”、“王常宗”、“陈...
🌟 柳公权《蒙诏帖》真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手卷纸本墨书,尺寸为26.8x57.4厘米。此帖传为柳公权所写,内容为告知对方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无法为他人办理大事,请求谅解。📜 南宋所刻《兰亭续帖》中收录有《翰林帖》(或称《蒙诏帖》),其文曰:“公权年衰才劣,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
唐 柳公权 蒙诏帖 纸本 行书 26.8x57.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