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诏帖》又名《翰林帖》,大字行书,计7行,27字,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当时柳公权44岁,年富力强,正是他书法创作的颠峰期,所以字如惊鸿击空,游独弋,后人曾疑其伪,但明詹景凤《玄览编》说:“柳诚悬墨迹帖一卷是真。笔法劲爽而纵横悉如意也,盖自文皇、...
《蒙诏帖》,唐柳公权书,墨迹纸本,全幅纵26.8厘米、横57.4厘米,大字行书,记7行,共27字,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为天下第六行书。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原文及注释 原文 公权蒙(1)诏,出守(2)翰林(3),职在闲冷(4),亲情(5)嘱托(6),谁肯响应(7),深察感幸(8)。公权呈(9...
《蒙诏帖》的真伪争论颇多,问题在于“出守翰林”,与“职在闲冷”这两句。本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辞上不符合当时居官者职守的称谓,因此可能是宋人据《紫丝靸帖》的大意写出。书法的前四行与后三行用笔差异较大,有学者认为后段结字松散,末行的“权”字笔画不成结构,与柳氏遒媚劲健的书风悬殊较大,据此断定,...
《蒙诏帖》(又称《翰林帖》)是由唐代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也称《翰林帖》,曾刻入《快雪堂》、《三希堂帖》等。用笔雄健,气势豪宕。第一行“公权蒙”三字联绵出之,字硕大,笔力纵横,如见柳公权血...
《蒙诏帖》,又名《翰林帖》,高26.8厘米,长57.4厘米,大字行书,计7行,27字,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气势磅礴,痛快酣畅,浑莽淋漓,意象恢宏,极具虎啸龙吟、吞吐大荒的气派,其结体不像柳体楷书那样取纵势,而是因形而变,依势而化,或长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像柳体楷书那样取正势,而是...
唐柳公权《蒙诏帖》卷,传为唐柳公权书,纸本,行书,纵26.8厘米,横57.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柳公权《蒙诏帖》卷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 鉴藏印有宋“绍兴”、“瑞文图书”、“贤志赏”,元“赵氏子昂”、“乔氏篑成”、“齐郡张绅士行”,明“冯氏鹿庵珍藏图籍印”,清“安岐之印”、“王常宗”、“陈...
转换出柳公权的瘦劲本色,通篇一气贯通,豪放雄逸之气至于终篇,其笔墨的浓淡轻重很有特点,层次上富于变化。此帖具有抑扬顿挫,开阔跌宕的艺术特点。柳公权平生所写碑版极多,但行书流传下来的却很少,因此,《蒙诏帖》就越发显得弥足珍贵。该帖纸本行书,高26.8厘米,长57.4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蒙诏帖》是柳公权写的一通信札,信札的大意是说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谅解自己的难处。 释文 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 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原文注释 1、蒙:蒙受,接受。
《蒙诏帖》 ,又名《翰林帖》。南宋时入绍兴内府,曾由元代乔臾成、明代韩世能、清代冯铨、安岐等人收藏。后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蒙诏帖》唐,柳公权,纸本, 26.8x57.4cm,故宫博物馆 释文: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