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蒋孔阳应著名学者林同济之邀到上海番禺路上的海光图书馆工作,就此走上文艺理论工作、美学研究之路。在海光图书馆,蒋孔阳与人生伴侣濮之珍举行了盛大婚礼。在“海光”迎来转折 蒋孔阳1923年出生于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区),中学时期开始接触鲁迅、郭沫若、冰心等人的作品。1940年暑假,还是合川“国立第二中学”...
蒋孔阳说这是他踏入文艺理论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在海光,蒋孔阳与相恋多年的濮之珍喜结连理。1948年12月25日晚,他们在海光图书馆举行西式婚礼,三层楼的花园洋房里和大花园上都是亲友。濮之珍后来回忆说:“大厅里都是人,大部分是同学,连同亲戚足足有近100人……”番禺路上的老房子。新民晚报记者 金晶 摄 美学...
今天,我们齐聚在光华楼,隆重纪念蒋孔阳先生百年诞辰。我代表上海市美学学会的300多位会员,向蒋孔阳先生致以深切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关于蒋孔阳先生的学术历程及其思想贡献,本人曾在《中国现当代美学史》和《中国美学全史》中有专章评述,并作为单篇论文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按照会议的安排,这里我谈一...
蒋孔阳是我国著名美学家。他在美学上的理论建树始于1957到1962年的全国“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当时蒋孔阳作为青年学者,就有《简论美》和《美是一种社会现象》等论文问世,给学术界带来相当大的影响。1979年,蒋孔阳又发表了《建国以来我国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一文,将“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的理论争辩,分为“美...
著名美学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孔阳,晚年时曾在《只要有路,我还将走下去》一文中希望自己“像屈原那样工作,不马虎;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不计较”。这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今天(10月28日),作为复旦大学“致敬大师”系列活动之一,复旦大学中文系与《学术月刊》将举办蒋孔阳百年诞辰纪念暨学术研讨会。斯人已...
本期所刊姚文放教授的文章从蒋孔阳先生美论的核心观念“美是一种关系范畴”及核心概念“多层累的突创”切入,重申并进一步论证了蒋孔阳美学思想的重要价值和当代意义。谨以此文纪念蒋孔阳先生。 作为关系范畴的美论 ——蒋孔阳美...
一、蒋孔阳担任职务:担任盐城市邮点意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监事;二、蒋孔阳的商业合作伙伴:基于公开数据展示,蒋孔阳与杨天一、王名星为商业合作伙伴。 财产线索 线索数量 老板履历 图文概览商业履历 任职全景图 投资、任职的关联公司 股权穿透图 挖掘深层股权结构 商业关系图 一图看清商业版图 合作伙伴 了解老板...
他是复旦教授,躬耕教坛40余载,培养了一大批文艺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他是美学大师,博采众长、承上启下的美学思想,被誉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总结形态”;他把生命和美奉献给人间,达成精神境界、学术境界和人生境界高度统一。他便是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下文简称:中...
记忆的断片——怀念蒋孔阳先生|郜元宝 本文刊2002年4月20日文汇报 笔会 先生穿着白衬衫,沿国顺路慢慢往四平路走。这是他家附近比较安静的一段马路。大概那时候,先生终于意识到“锻炼”的重要了,偶尔也锻炼一下,但无非就这么完成指标地走走。我在马路另一边骑自行车飞快掠过,举手向微笑着渐渐后退的先生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