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年,中郎将卢植讨伐黄巾军迟迟不克,大将军何进调河东太守(官职三品)董卓取代,并加中郎将(军职四品)衔。此时董卓是个不折不扣的国之干将、社稷栋梁,何进点将董卓,最主要是看中了他的私兵。董卓似乎又成了何进的人,虽然何进明显是想利用董卓,他成了各方的宠儿。讨伐黄巾时,董卓在张角面前栽了跟头,...
当年年末,因为天下大赦,董卓被赦免,而且一个新的机会再次来到了董卓面前,那就是凉州也发生了黄巾军叛乱。为了平叛,朝廷以熟悉西北事务的皇甫嵩为主帅,董卓则为辅将,一同镇压叛乱。在镇压叛乱的过程中,皇甫嵩势如破竹,而董卓却一败再败。不仅如此,皇甫嵩和董卓在镇压叛乱过程中还发生了矛盾,皇甫嵩身边的人...
董卓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行侠仗义,身上充满侠义之气,跟羌族人关系也很好,经常打成一片,董卓每天不是跟牛、马、羊在一起,就是跟羌族人一起,跟羌族的很多首领关系都非常不错,后来董卓回到家乡耕种,也时常会有羌族的首领去看望他,董卓为此还杀牛杀羊来款待大家,羌族首领们在收到董卓的招待之后非常感动,大家...
董卓与三弟董旻便是父亲在颍川为官时所生,算是寒门地主出身。由此可见,董氏传至汉末已然没落。 颍川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经济繁荣,世家豪门扎堆,人才辈出。其中尤以颍阴荀氏、许县陈氏、长社钟氏、舞阳韩氏四家最为鼎盛。颍川多奇士,像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徐庶、司马徽、陈群、钟繇、钟会、韩馥等三国名士皆...
乱世洪流中的董卓:崭露头角,权谋初现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朝廷无力平叛,只得寄希望于地方军阀。董卓趁机率军勤王,积极参与平定黄巾军的战斗。在这场乱世洪流中,董卓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多次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了朝廷眼中的救星。然而,董卓并没有因此满足。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中,只有...
董卓(?-公元192年),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军阀、权臣。董卓年少时骁勇彪悍,臂力过人。他成长于凉州,喜欢结交羌人,遍游羌中(今甘肃舟曲、宕昌、武都等地)。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之后又在张奂部下担任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屡建战功,35岁就当上了西域戊己校尉。后...
一、董卓的早年 董卓生于东汉末年,出生在西凉边陲,年幼时也爱行侠仗义,与很多羌人结交。他初入仕途,便以勇猛善战著称,迅速在边境建立了声威和势力。当时由于胡人经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董卓领兵大破胡人,初露锋芒。在汉朝末年乱世之中,像他这样的英雄人物往往能够脱颖而出。在与后来鲜卑与羌人的作战中,...
个人认为如果董卓不死,他可能统一全国,可能没有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分立,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首先,董卓西凉铁骑力压十八路诸侯。西凉铁骑是非常厉害的,曾为剿灭黄巾军出了不小的力气。来到京城的不只有董卓的西凉军,还有丁原军队,最后却是董卓掌握朝政大权,这就显示了西凉军的厉害之处。十八路诸侯...
朝廷认为,董卓是陇西人,在治理羌胡人有优势,于是就启用他领兵平叛。此后董卓兼并了西北地主武装,收编了战败归降的起义军和羌胡部落,势力不断坐大,成为左右雍、凉二州局势的大军阀。灵帝眼见董卓坐大,也很着急,曾两次打着加官的旗号想把他调离军队,但都被董卓拒绝了。第一次征他为少府,董卓说,手下的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