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
董仲舒 灾变儒生不合闻,谩将刀笔指乾坤。 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 [1] 作品赏析 播报 编辑 这首诗是批评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 。董仲舒在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里说 :“灾者,天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 。”想用天 的灾异来压制皇权,要皇帝有所戒惧,不要为非作歹。
公孙弘官场得志,做到丞相,但在学问、才能上不及董仲舒。公孙弘担心董仲舒受到武帝的重用,加上董仲舒曾指出公孙弘“从谀”的品性,他怀恨在心,因而于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使出借刀杀人之计,推荐董仲舒做胶西王刘端的国相。所幸的是,刘端没有太为难...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来自广川县的董仲舒应召而来,他的“天人三策”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与此同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对此表示赞同,从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然而,董仲舒的仕途却很不顺利,还被迫称病辞官。那么,董仲舒为何会有这样的境遇呢?一、一鸣...
董仲舒传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信都郡广川县(今衡水市景县)人,西汉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天人策问,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老家邻近齐鲁大地,从小受鲁国文化影响很大,鲁国是孔子的故国、儒家思想的大本营。董仲舒家里有很多藏书,他从小就爱看书,年轻时研究《春秋》,在汉景帝时担任博士。董仲舒三十岁...
董仲舒一生推崇儒学,曾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儒学思想深入人心,影响深远。01、自幼酷爱学习,三年不窥园 前179年,董仲舒出生于家有大批藏书的大地主阶级家庭。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
公元前192年,即汉孝惠帝三年,董仲舒出生于广川(今河北省景县河渠乡大董故庄村)。[1]也许是恰逢时日,第二年,西汉王朝废除自秦王朝施行的挟书律,民间藏书和诵读在法律上得到许可。不难想象,自秦焚书坑儒以来,民间藏书的情形备受打击,所以“除挟书律”之后,藏书和诵读虽得方便,却未必一时即盛。不过,“...
董仲舒,广川人。今河北省景县有大董故庄,世传即仲舒故里。生卒年不详, 根据《汉书·匈奴传》《赞》“仲舒亲见四世(即孝惠、文帝、景帝、武帝)之事” 一语推之,董仲舒当生于汉高祖末年或汉惠帝初年,即公元前2世纪初叶。又根据董 仲舒著书例用旧历,不及使用太初历,可见他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前已...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0次播放 董仲舒思想的双重影响:造福后代还是带来隐患? 旧梦史光 发布时间:2分钟前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