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维汉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认为羌族是中国的土著民族而绝非外来人种,并从羌族的体质特征、习俗、宗教等方面加以论证,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同。 1948年,葛维汉退休返回美国后,依然没有间断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研究。根据之前在中国工作时搜集到的...
1934年3月,葛维汉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对广汉三星堆遗址进行了首次挖掘。这次挖掘开启了三星堆考古的新篇章。在1941年,国民政府为了取得抗日援助,下令捕捉大熊猫送给美国。葛维汉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冒险将两只大熊猫从汶川带回成都。这两只大熊猫后来漂洋过海,开始了它们在美国的打工生涯。在艰难时期,国宝也在为国家和人...
葛维汉 葛维汉(计算机85级),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同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创办海德电子公司。
葛维汉-三星堆考古第一人作者:雷文景193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葛维汉(右一)、林名均主持广汉三星堆月亮湾遗址的考古发掘,开启西南地区科学考古的先河。2020年,广汉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考古发掘,发现6个新的祭祀坑,坑中发现了象牙、黄金面罩、玉器等文物,其中一件巨大的黄金面...
《葛维汉在华西》是一本2022年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葛维汉。内容简介 《葛维汉在华西》是关于美国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博物学家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1884—1961)的自传性作品,由葛维汉在晚年根据所写日记、文章等创作而成。全书以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记录了葛维汉出身贫困家庭,历经贫苦童年、...
《葛维汉在华西》是关于美国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博物学家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1884—1961)的自传性作品,由葛维汉在晚年根据所写日记、文章等创作而成。全书以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记录了葛维汉出身贫困家庭,历经贫苦童年、艰辛求学的过程,以及他从1911年到1948年在中国的生活、工作,较为完整地反映了葛维汉...
1920年代,美国著名汉学家葛维汉以一名牧师的身份来到四川宜宾,并在这里生活多年,他对宜宾和西南地区的人文、地理、植物都颇有研究。后来,他成为了华西协合大学的教授,并创办了该校博物馆,葛维汉在宜宾生活的那段时间,他先后前往瓦屋山、康定、峨眉山等地收集标本,考察山川地理,足迹甚至到了川边藏区。在漫长的考察期间...
《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是2004年巴蜀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绍明、周蜀蓉。本书是美国学者David Crockett Graham关于民族学、考古学论著的选集。这些论著都是他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旧作,代表着那时这两门学科的研究水平,而这些论著的范围则主要在四川地区。内容简介 为了充分继承和汲取前辈学者的科研成果,早在...
这次葛维汉博士之所以来到珙县,是因为有人向他介绍过这里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习俗——悬棺。果真,在附近的悬崖边,他远远望见高高安放在山崖边的、成排的、仿佛摇摇欲坠的一具具木棺。 只是或许,当年激动万分的他并不知道,这些悬棺是一个曾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二千多年的民族留给我们世人最后的一抹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