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萧绎并没有深刻反思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而是非常奇葩的认为,都是读书太多引导他走向毁灭之路。因而,在极度绝望情绪的驱使下,萧绎竟然命舍人高善宝把宫中珍品藏书14万卷聚集在一起烧掉。等到萧绎被俘后,魏军主帅于谨问他为什么焚书,后者竟然愤愤地回答道:“读书破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见《资治通鉴·卷...
为了能够弥补自己的自卑感,他用文艺的才华尝试去补偿。他勤学苦练,无书不读,又勤于政务,苦心著述等,这些都是萧绎内心上刻意去追求,以至于刻意弥补身心与地位的不足,尤其诗歌造诣堪称时代一绝。上文说到,萧绎是一位画家,他通过绘画上的技艺让其具备对景物的观察拥有得天独厚的视角。他能够敏锐的捕捉到景物最...
王僧辩对王琳的身份和地位心存忌惮,不敢多言,只能将情况上报给萧绎,请求依法处置王琳。不久后,王琳收到了萧绎让他返回江陵的命令。他率领本部兵马东返荆州,但在行至巴陵时,王琳留下了一手应急之策:他命令长史陆纳率部驻扎不前,自己则前往江陵面见萧绎,约定如果他回不来,陆纳便率军反叛。王琳出身于军事...
萧绎的性格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乖张残忍。他从小就有着极端的自卑感和自尊心,对自己的独眼十分敏感和自恨。他对别人的赞美和批评都不能正确地接受和处理,常常做出过激和无理的反应。也有着极强的权欲和嫉妒心,对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和利益的人都不放过,不惜用暴力和阴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对自己的亲属...
《职贡图》是南朝梁代萧绎所绘的绘画作品,原作已失,现存宋人摹本,绢本设色,该摹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萧绎《职贡图》原作朝贡人物不少于25国,甚至超出31国。现仅存12国画像。自右至左为:滑国、波斯、百济、龟兹、倭国、狼牙修、邓至、周古柯、呵跋檀、胡密丹、白题及末国使者,每一位使者身后,有一简短...
《金楼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子书,梁元帝萧绎撰写。不载于《梁书*元帝本纪》的原因恐有三:一是《金楼子》成书时正遇梁末战乱,姚察撰《梁史》时所据国史旧文本无记载;二是江陵亡陷,《金楼子》被西魏于谨大军掠至长安而入秘阁,姚察不得见;三是姚思廉续补时恐因唐太宗之故,而不得载《金楼子》...
一、萧绎的出身背景及早年经历 萧绎出生于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年代,父亲是开国皇帝,母亲则是宫中侍女出身。由于母亲身份低微,加之父亲宠爱其他嫔妃所生的儿子,导致萧绎自小就受了冷遇。这种被忽视的童年经历,埋下了他日后性格中孤僻、阴郁的种子。尽管如此,萧绎仍然渴望博得父亲的欢心。他从小就刻苦读书,立志成为一...
在这种情况下,萧绎得到了大多数朝臣和将领的支持,他们推举萧绎为新的皇帝。于是,萧绎在江陵(今湖北荆州)登基称帝,改元承圣,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即位后的萧绎,虽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但他却以极大的热情和决心投入到国家的治理和建设中。他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设立了专门的学府和图书馆来培养人才和收藏...
萧绎 〔南北朝〕 相逢半路溪,隔溪犹不渡。望望判知是,翩翩识行步。 摘赠兰泽芳,欲表同心句。先将动旧情,恐君疑妾妒。 完善 药名诗 萧绎 〔南北朝〕 戍客恒山下,常思衣锦归。况看春草歇,还邮雁南飞。 蜡烛凝花影,重台闭绮扉。风吹竹叶袖,网缀流黄机。 讵信金城里,繁露晓沾衣。 完善 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