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2023年11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向部分保险机构下发关于提供有关产品情况的通知,剑指特药产品与第三方合作健康险,邀请报送的产品就包括了圆心科技、思派健康等第三方的合作产品。圆心科技、思派健康“药转保”业务隐患保险行业警钟长鸣 作为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健康的探索及深耕者,圆心科技、思派...
一、药转保处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并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属于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解除服务协议;直接...
一、了解乙类药品转保政策 乙类药品的界定:首先,需要明确哪些药品属于乙类药品,这通常会在当地的医保药品目录中列出。 转保政策:了解当地医保政策中关于乙类药品转保的具体规定,包括转保的条件、流程、所需材料等。 二、申请乙类药品转保 准备材料:根据当地医保政策的要求,准备相关的申请材料,如患者身份证明、医生...
一家第三方保险服务平台相关人士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种业务模式实质其实是“药转保”的另一种模式,能让部分患者低价获得药品、药企增加销售额、保费规模提升,但违背了保险的原理,既不符合严肃医疗的要求,也不符合保险严肃监管的要求,最终会导致赔付率异常、损害保险长期经营。“药转保”近年来不止一次走进大众...
第一次排查“药转保”了 ① 这几种是严查的对象 自查通知中指出 部分财险公司在 “保险+医药”合作过程中 存在以下问题 违规现象 一 通过团体补充医疗保险 承保了确定将发生的 损失程度确定的 既往病医药支出 使财险公司实质成为 有关机构给患者发放 购药补贴、促销药品 并获得销售提成的通道方 二 通过调整等待...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下发《关于开展短期健康险业务自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对“药转保”等不符合保险原理、失去保险或然性的短期健康险业务进行排查。“药转保”,即药费转保费。保险公司在整个业务运作过程中,并不涉及风险管理,只是进行了“走账”,成为药品销售的支付渠道。保险,作为平滑风险...
一个月前银保监会针对“药转保”的红头通报文件,9月12日终于尘埃落定:各大财险公司按照这一截止时间,已纷纷上报了整改结果。 通报文件直指以“保险”之名,行“卖药”之实的行业乱象,一时间令不少保险公司、药企、线下药店等相关方为之震动。 相关报道截图 ...
有业内人士称,宸汐健康推出的“百欣关爱”MS患者福利项目,疑似近期保险业监管严查的“药转保”新变种。 所谓“药转保”,是内业的通用说法。根据监管此前通报,个别险企用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方式承保客户因已确诊疾病发生的后期药品治疗费用,异化了保险业务,使保险或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近两年监管持续纠偏,但“药转...
中新经纬12月5日电 (李自曼 薛宇飞)监管再次对“药转保”业务出手。近日,中新经纬从业内获悉,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下称北京监管局)要求相关公司报送特药类健康险产品清单,其中包括与镁信健康、思派健康、圆心科技等第三方合作的健康险产品。去年8月,原银保监会财险部曾下发《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
在这种模式中,保险公司扮演了“支付通道”的角色,即通过保险理赔完成药费支付,从收取保费到支付赔款间隔时间较短。业内将这种药费转保费的模式称为“药转保”。在整个业务运作过程中,保险公司并不涉及风险管理,只是进行了“走账”。“药转保”业务的运行逻辑实质上是,有既往症的被保险人通过加入药企或中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