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蝽(学名:Tessaratoma papillosa)是荔蝽科、荔蝽属昆虫,别名荔枝椿象、臭屁虫、荔枝蝽。成虫全体黄褐色,似盾形,腹面有白色蜡粉,触角丝状4节,短粗深褐色,雌虫体长24-27毫米,雄虫22.5-24.5毫米。头小,复眼、单眼各1对。复眼红褐色,肾脏形。触角丝状,4节;口刺吸式,喙坚,4节。翅2对,前翅膜...
刘长明介绍,常见的卵块确实多为14粒,因为雌虫的卵巢管里一次只能发育14粒卵,“14粒是它的最大限度,最多只能容纳这个数量,所以荔枝蝽每次产卵的数量不可能多于14粒”。出现卵块少于14粒的情况一般是由于雌虫在产卵时未能从始至终停留在一处,例如其可能先在别处产下几粒卵,受到惊吓后飞到此处产剩余的卵,或...
荔枝蝽是半翅目蝽科的昆虫,俗称臭屁虫,是华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常见昆虫之一。 荔枝蝽从小到大刺吸果树的嫩芽、花穗、幼果的汁液,并能分泌腐蚀性臭液,使花、果嫩叶变色枯萎,引起落花落果。 荔枝蝽取食的果树主要为荔枝,此外也包括龙眼、柑橘、柠檬、金桔、番木瓜、香...
荔枝蝽是荔枝和龙眼的主要害虫,成虫和幼虫会分泌毒液,导致接触部位枯死,影响产量。为了保护果树,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 🌟药物防治:可以在成虫产卵期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每年3月成虫交尾产卵时喷一次药,4-5月若虫盛发期再喷一次药。每株荔枝树用药量控制在8-10公斤为佳。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
荔枝椿象是半翅目蝽科荔蝽属昆虫,又名荔枝椿、甘佩、石柩、臭屁虫等。成虫黄褐色,腹部背面紫红色。头端较阔而圆;前胸扁阔,中部隆起呈弓形;中胸小盾片三角形;足胫节无刚刺。若虫体扁平近长方形,被有霜白色粉状物;前胸扁长方形,宽度约为长度的三倍;中胸背板特别发达;后胸小,位于第二腹节的中央;腹部...
荔枝蝽,也叫槟榔椿象、臭屁虫,属于半翅目蝽科荔蝽属。成虫体长一般在21到31毫米之间,呈黄褐色,腹面附有白色蜡粉。雌虫比雄虫稍大点,雄虫腹部背面末节有一个凹下的交尾结构,可以用来区分雌雄。成虫的寿命大约是203到371天。 这种小虫子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在中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等省...
习性荔枝蝽的成虫在树上浓郁的叶丛或老叶背面越冬,直至翌年的3、4月才恢复活动,并在叶背上产卵。随后,5、6月间若虫大量出现,开始为害果树。防治方法针对荔枝蝽的防治,有三种主要方法可供选择:首先是人工捕捉,在冬季低温时期(10℃以下)突然猛烈摇动树枝,使越冬成虫坠地,然后集中烧毁;其次是生物防治,利用...
学名:Tessaratoma quadrata Distant,俗称大荔蝽。此蝽为荔枝蝽的近缘种,在龙眼、荔枝产区均有分布,以成虫和若虫为害龙眼、荔枝的新梢嫩叶、花穗和幼果。[形态特征]成虫:与荔枝蝽极为相似,只是其体较大,近长方形,体淡棕黄色。雌虫体长37-40毫米,宽17-18毫米;雄虫体长约34毫米,宽16毫米。前胸背板长...
荔枝蝽,是一种半翅目蝽科昆虫,外形看起来像个小盾牌,黄褐色的身体上还有白色蜡粉。雌虫比雄虫大一点点,寿命一般在203到371天左右。它们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比如中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等地。雌虫的腹部末节中央开裂,而雄虫的腹部背面末节有一凹下的交尾结构,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