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的创作往往需要一种特定的心境和状态。它要求书写者全神贯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草书的笔画如同山蜂施毒,螳螂抱枝,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和力量。🔍 草书的欣赏与理解 远看草书,如同山崖崩塌,气势磅礴;近看则纤毫毕现,一笔一画都不可移动。草书的创作需要一种临时的从宜性,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心境进行创作。
《草书势》是谈论草书技法的文章,用比喻的手法加以描述。文见《晋书列传第六·卫恒传》 这是流传至今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书法论文,而且是论草书的。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草书于此尤具代表性。因此,这篇文章也就弥足珍贵。文章在讲了书法的起源之后,重点讲了草书的产生,指出由于“官事荒芜”,出现了比大小篆简略...
在隶书蓬勃发展时期,崔瑗拿出草书进行分析,这与草书本身的特点有着密切关联。虽然篆、隶、行、楷也能表现书法的美,但草书有它独特的优越性,草书本身符号性更强、抽象程度更高,变化也更丰富,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纯粹,更利于人们情感的宣泄。崔瑗在《草书势》中重点阐释了草书以下几种美:草书的师造化美 唐代张燥...
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草是草书发展的最后阶段和样式。狂草之势包含草书之势,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狂草之势体现出以下特征:1、纵势突出,尤其在单字之势和行势中更为明显。表现为打散单字的常规结构、点画的省减、上下之间线条的连绵等等。从势的方向与形态上分析,书法作品...
《崔瑗草书势》原文: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剿其墨翰;惟作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
【书法理论重点】——崔瑗《草书势》考点分析|书法|书法史|书法考研|原创|中国书法史 2.1万 35 16:57 App 启功做示范教你写草书——早发白帝城(李白) 2362 1 03:52 App 【书法考研网课】片段|秦代刻石作品分析|《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书法考研|书法史 3.6万 6 00:35 App 洪武正韵...
在书法理论史上,有确切记载的“势”最早出现在东汉前期的书法家崔瑗的《草书势》中。此后,这种以“势”论书的书法品评小赋便在其影响下盛行于汉魏六朝。除崔氏外,由其领起并受其影响的“书势”之作有:东汉蔡邕的《九势》、《篆势》,西晋成公绥的《隶书体》,卫恒《四体书势》中的《字势》、《隶势》,索...
《草书势》原文: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勦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