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的创作往往需要一种特定的心境和状态。它要求书写者全神贯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草书的笔画如同山蜂施毒,螳螂抱枝,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和力量。🔍 草书的欣赏与理解 远看草书,如同山崖崩塌,气势磅礴;近看则纤毫毕现,一笔一画都不可移动。草书的创作需要一种临时的从宜性,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心境进行创作。
在魏晋书法转型期,索靖承章草之古朴,启今草之新貌,其书作《出师颂》笔势险峻,如“银钩虿尾”,而《草书势》一文则以理论形态奠定其在书法史上的双重身份——既是实践者,更是草法理论的系统建构者。文本解构:从“象”到“势”的美学体系 《草书势》全文不足三百字,却以赋体形式构建了草书艺术的多维认知框...
《崔瑗草书势》原文: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剿其墨翰;惟作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
崔瑗《草书势》原⽂及译⽂(2011-09-19 13:13:00)(原⽂)书契之兴,始⾃颉皇;写彼鸟迹,以定⽂章。爱暨末叶、典籍弥 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勒其墨翰;惟多佐⾪,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简略;应时谕指,⽤于卒迫。兼功并⽤,爱⽇省⼒;纯俭之变,岂必古式...
示简易之指,非圣人之业也。”(《非草书》)崔瑗说:“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剿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草势》)与赵壹和崔瑗比较,索靖对草书的由来缺少必要的叙述,突兀得令人莫名其妙。
《草书势》为西晋书法家索靖作。是一篇大约三百字左右的文章。《草书势》全篇记录在《晋书- 索靖传》中。描写了草书的沿革流变及其形态。文章用精炼华丽的词藻,生动形象的把草书的姿态如画卷般的展现在文辞之中。中国古代对于书法的描述,他们都是采用意象性的夸张手法。如果要去按着他们的描述去寻找具象的对应形态...
【书法理论重点】——崔瑗《草书势》考点分析|书法|书法史|书法考研|原创|中国书法史 2.1万 35 16:57 App 启功做示范教你写草书——早发白帝城(李白) 2362 1 03:52 App 【书法考研网课】片段|秦代刻石作品分析|《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书法考研|书法史 3.6万 6 00:35 App 洪武正韵...
在书法理论史上,有确切记载的“势”最早出现在东汉前期的书法家崔瑗的《草书势》中。此后,这种以“势”论书的书法品评小赋便在其影响下盛行于汉魏六朝。除崔氏外,由其领起并受其影响的“书势”之作有:东汉蔡邕的《九势》、《篆势》,西晋成公绥的《隶书体》,卫恒《四体书势》中的《字势》、《隶势》,索...
《历代书法论文选》索靖《草书势》(附代表作品)索靖 (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龙勒(今甘肃敦煌)人。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敦煌五龙之一。为世宦家族,历任州别驾、驸马都尉、尚书郎、雁门太守等职。晋惠帝即位后,赐封关内侯。又任征西大将军左司马、荡寇将军,击败反叛的西羌,迁任始平内史。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