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英千里辞去一切职务,专心投身于教育事业。 (1948年英千里当选为北平巿国民大会代表) 这时,国民党败局已露,蒋介石列了一份名单,全是当时国內最有成就的知识份子,英千里名列其中。英千里突然接到通知,匆匆赶到临时机场,与胡适等人一同乘机飞往台湾。 全家人都以为只是一时离开,和谈后就会回来,英千里只带...
抗战时期,英千里因参加地下抗日组织而被日本人两次逮捕,蔡葆真支持丈夫的正义事业,机智地与特务周旋,焚烧了地下组织名单,用柔弱的肩头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特别是英千里解放前去台20年,她依旧心系丈夫,并在“文革”中默默承受不公正待遇。1981年,蔡葆真说:“回忆1948年12月,千里和我们别离,满以为不久即可...
潜入北平的国民党中央特派员带来最新指示和补助款,英千里将指示和分配款项名单藏于家中《华裔学志》书中,夫人将钱缝在棉被里。几天后,协会一位同志落入敌人陷阱,日伪顺藤摸瓜很快找到了英千里。 英千里被捕入狱后,被提到特务科受审,敌人想从他嘴里问出沈兼士的下落。主审人上村喜濑用流利的汉语提醒英千里如果不...
1913年,13岁的英千里即被父亲英敛之托雷鸣远神父带往欧洲留学。经11年系统的学习,他精通英、法、西班牙、拉丁四种文字,尤其是英语,被公认为外国人心目中英语最好的中国人。1924年,英千里回国,协助父亲筹办辅仁大学。从此,他投身教育事业,一生致力于学术、教育。由于从小受到恩师雷鸣远神父的熏陶,他不但博学,...
英千里(1900~1969),名骥良,北京人,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他是英敛之的儿子,天主教徒, 1913被雷鸣远神父带到到荷兰,比利时,英国,爱尔兰等国家,学习法文、英文,1924年回国。1924年至1969年,他一直在高校任教(抗战胜利后短暂从政,担任过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平教育局局长等职)。他精通英语、法语、...
英千里在台湾没有老婆孩子。以下是详细说明: 出生背景:英千里于1900年出生于名门世家,1924年从伦敦大学毕业。 婚姻状况:他与蔡葆真结婚,蔡葆真是原山东省巡抚(省长)、民国教育总长蔡儒楷的千金,两人婚后生育了9个孩子。 台湾经历:英千里因故去台湾后,与妻儿分别长达20年,期间并未在台湾另娶他人。 去世信息:1969年10...
英千里与父母骑马照 英千里与义女韩拱辰在台湾辅仁大学 1910年,英千里与父母合影 英千里(1900~1969),北京人,教育家,辅仁大学校长。他的常喜乐精神令人敬佩。他说过:“一个心情常愉快、面部常微笑的人,就像一只蜜蜂,给人制造香甜的蜜汁,使人生活愉快舒畅,到处受人欢迎;而性情忧郁、愁眉苦脸、发牢骚、爱...
英达的爷爷英千里则是一位哲学家,在台湾大学和辅仁大学等学校都进行任教过,马英九、余光中等人曾经都是他的学生,英达的太爷爷英敛之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大公报》的创始人。 就包括英达的母亲吴世良还曾经担任过曹禺的秘书,并且还做过周总理的翻译呢,那他们英家的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英千里(1900-1969)辅仁大学原校长英千里(1900~1969)常说:“博爱大众就是牺牲自己、服务他人,时时事事,先人后己,使他人从我获得真安慰和真益处。”1941年11月底,由于叛徒告密,日本人已经获悉沈兼士和英千里是北平地下抗日组织华北文教协会的领袖。同志们都劝他们早日转移。“文协”另外两位领导是张怀、董洗凡...
1948年底,英千里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通知,他匆匆忙忙地赶往东单临时机场,随同胡适和其他人员一同登机,这次飞行的目的地是台湾。据英若诚的回忆,当时正值和谈进行中,全家人都满怀希望,以为几个月内他就能返家。英千里本人也是如此乐观,临行时仅携带了一个公事包,谁曾想,这次离别竟成了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