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本苦酒方是以藁本、川芎、细辛、杜衡、辛夷,苦酒为原料炮制的藁本苦酒的方剂。配方 藁本、川芎、细辛、杜衡、辛夷各3克,苦酒200毫升。制法 将前5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苦酒.密封,浸渍1宿,再煎10分钟,贮存待用。功用 芳香避臭。主治 狐臭。用法 外用。涂擦患处,日擦数次。附记 引自《外台秘要...
苦酒方 药方名称苦酒方 处方黄耆3两,白芍药2两,桂枝1两6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阴毒喉风,自汗咽疼,脉沉细,属少阴证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醋3合煎,频服。 摘录《喉科枕秘》卷二
苦酒汤制作流程比较复杂,要提前将半夏在醋中泡,待咽痛、生疮,不能说话病人出现时,找一颗鸡蛋,打破鸡蛋后,把蛋黄清除,捞两颗醋中泡的半夏,放在蛋清中,绕后用酒精灯或者打火机烤鸡蛋壳,一分钟左右,鸡蛋清会浮起一两个气泡,就达到了服用条件。苦酒汤不需要多制作,具有一剂知,两剂已效果。
投以《伤寒论》苦酒汤法(方用鸡蛋1个,制半夏3克、研粉,醋一汤匙。先将鸡蛋敲破,去蛋黄,灌入半夏粉和醋,放火上,煮一沸,倾出,少含咽之)。按法服用,颇有效验。[陈义范·失音治验录.湖南医药杂志,1975,(2):31]《聂氏伤寒学》《伤寒论方医案选编》《经...
黄芪苦酒方是以黄芪、芍药、桂为材料制作的酒。简介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不利而引起汗液处泄的病证。根据其临床表现,汗证又可分为自汗、盗汗、战汗、绝汗、黄汗等。治疗汗证的药酒较少,这里选录的黄芪苦酒方是治疗黄汗的药酒方。(《普济方》)【配方】黄芪五两,芍药(醋炒),桂(去皮...
苦酒汤方是一剂以半夏为主料制作的药膳,具有祛疾散结、消肿利房的功效,主治伤寒少阴病、烟中生疮、语声不出。概况 [配方] 半夏(汤洗7遍、切)6克,鸡子(去黄留白)1枚,苦酒 100毫升。[制法] 上3味,内半夏,鸡蛋清于苦酒内浸泡10分钟,以鸡子壳置剪刀 杯中,安火上,煮2沸,去渣,备用。苦酒汤半夏...
按:苦酒汤为《伤寒》方:“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原方用生半夏洗破14枚,洗,即沸水冲洗多次,以去其辛烈之味;破,即打碎,使有效成分易于溶解。14枚大小平均约5克强。苦酒即醋。第1次按原方用法,醋、水、半夏、蛋清同煮三沸后,蛋清已...
苦酒汤是《伤寒论》里用于治疗痰火互结,咽部糜烂,而导致声音嘶哑、语言不出的一首高效方剂。 方由生半夏,苦酒(即米醋),生鸡蛋清组成。半夏涤痰散结,佐以生鸡蛋清之甘寒,润燥止痛,更以苦酒消肿敛疮。三者相合,可达到散结祛痰,清热消肿,敛疮止痛的作用。
治疗的关键在于辨证:对于单纯的失音,苦酒汤常为首选;若伴有咽痛,则甘桔汤更为合适;如出现生疮,可选半夏散。遇有寒症,则需偏重使用半夏散及汤方。咽喉疾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苦酒汤对于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也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案例】患者杨某:长期患有慢性咽炎,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