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苔,中药材名。本品为苦苣苔科植物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名:Conandron ramondiolides Sieb. Et Zuc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功能主治为:解蛇毒。主毒蛇咬伤。来源 本品为苦苣苔科植物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名:Conandron ramondiolides Sieb. Et Zuc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美洲地区,尤其是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具有丰富的苦苣苔资源,如大岩桐属(Sinningia)、鲸鱼花属(Columnea)等。非洲堇 Streptocarpus ionanthus大岩桐 Sinningia speciosa鲸鱼花 Columnea microcalyx在中国,苦苣苔科中受到国家一级保护的是辐花苣苔Oreocharis esquirolii,国家二级保护有瑶山苣苔Oreocharis cotinifolia,报...
但近些年,国内有很多科研院所不断取得新的苦苣苔育种成果,北京林业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北京林业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苦苣苔系统调查评价和引种育种的机构,该校的张启翔、罗乐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的植物自西南、华南等地区资源引种回北京温室后,其花期、花型、株型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很适合作为盆花...
苦苣苔科植物(Gesneriaceae),简称“苦苣苔",包括约160个属和380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南美洲至墨西哥的热带和亚热带山地,极少数可分布至温带地区,除了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都见有该科植物分布。不少类群属于亚高山至高山植物,可以分布到...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唇形目的一科。多为具根状茎的草本,少数为灌木或乔木。叶对生或基生,稀轮生或互生,通常为单叶,不分裂,稀羽状分裂或为羽状复叶。花通常组成聚伞花序,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蒴果,室背或室间纵裂,稀盖裂(盾座苣属)或为浆果。约140属,2000余...
苦苣苔属(学名:Conandron)是苦苣苔科下的一个属,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状茎。叶基生,椭圆状卵形,具羽状脉。聚伞花序腋生,2-3回分枝,有少数或多数花和2苞片。花辐射对称。花萼宽钟状,5裂达基部,裂片狭披针形,宿存。花冠紫色,辐状,筒短,檐部5深裂,裂片狭卵形。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着生于花冠近...
苦苣苔属(学名:Conandron)是苦苣苔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植物。该属仅有1种,产我国东部及日本。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短根状茎。叶基生,椭圆状卵形,具羽状脉。 聚伞花序腋生,2-3回分枝,有少数或多数花和2苞片。花辐射对称。花萼宽钟状,5裂达基部,裂片狭披针形,宿存。花冠紫色,辐状,筒短,檐部5深裂...
苦苣苔为苦苣苔科植物苦苣苔Conandron ramondioides Sieb. et Zucc.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中药名称苦苣苔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锯齿三七、一张白、岩菜 所属功效类拔毒生肌药 科苦苣苔科
“苦苣苔”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稍显陌生,但其家族成员“非洲紫罗兰”却因在花卉市场上的销售热度,而被大家熟知。今天我们从追溯非洲紫罗兰说起,讲述苦苣苔科植物多彩世界。非洲紫罗兰的历史要追溯到 1892 年,时任非洲东部坦噶尼喀(Tanganyika ,今坦桑尼亚 Tanzania) 的总督沃尔特·冯·圣保罗(Walter von Sa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