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先生早已仙逝,虽慕其台上风神、咳珠唾玉,不得亲睹,却是固然。但顾随先生作《稼轩词说》与《东坡词说》,全以语录写就,好似禅宗话头,读来先生如在眼前,方知“全任神行,一空依傍”实非虚言。此二《词说》,后合为一《苏辛词说》,周汝昌先生说此书“就不妨看做先生的讲授艺术的自家撰为文字的一种‘正...
——《苏辛词》新编导言 文|张蒙蒙 苏、辛在我国词史上前后相继,双峰并峙。东坡“以诗为词”“无意不可入”,打破了词自《花间词》以来相对狭窄的格局,开创了与婉约相对的“豪放”一派;而稼轩踵而继之,以其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使词作进一步大放异彩。关于...
苏轼词风的豪放,首先彰显于其对宏大意象的精妙摄取与广阔意境的匠心营造。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以长江这一浩渺无垠的自然伟力为开篇,滚滚东逝的江水,裹挟着岁月的风沙,淘洗着无数英雄豪杰的传奇过往,瞬间将读者拽入一个雄浑壮阔、时空交错的宏大境界。在黄州的山水...
可等找到了这句的出处:辛弃疾词(辛弃疾,豪放派词人代表,一腔热血激情寄寓于国家、民族之上,任官期间屡遭弹劾贬黜,英雄壮志未酬,最终抱憾病逝),若此时还将这句词理解成肤浅的男女情长,便是对不起稼轩先生的格局了。今天,再读这本《苏辛词说》,顾随先生对稼轩词的品评:“众里寻他千百度”,元夕之夜,...
酒醉苏辛词宋玉,李杜句唐寅,千红万紫诗坛又一新。春风一夜扬帆踏浪行,李杜文章笔墨百家鸣。苏辛第一人,李杜又逢春,江山万里诗心不染尘。琴棋心未老,千难万险志犹坚,今朝李杜苏辛再续缘。传后人,贯乾坤,诗家自古千红总是春。开烂漫,舞翩跹,心存善念今来又一年。多少事,聚散有无间,狂歌痛饮千杯酒...
苏词多表现作者由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辛词则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2)苏、辛词中展现的个性不同。苏轼词风超逸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沉郁。苏轼是文人,辛弃疾是文人+英雄(偏重于英雄气)。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
苏辛词各两首(完整版)念奴娇 苏轼 赤壁怀古 峨诗都一眉赋是门共传大三苏比千文父苏洵高古豪子苏轼 辙 仕途坎坷:“乌台诗案”助读平台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思想复杂外儒内道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脱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旷达的苏轼 旷 世奇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两派词人都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擘,他们的词作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具有独特之处,而且在情感表达和主题内容上也有不同之处。本文将以苏辛词的异同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两位大家的词作风格和主题内涵。 首先,苏辛词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差异。苏轼的词作多偏向于豪放之风,以豪放潇洒的笔调和充满情意的畅怀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
《苏辛词说》,最初应当是《辛词说》吧。先评说稼轩词,后来在下编中又放开来遴选了东坡乐府。读他遴选苏词的标准,觉得反而在与苏词的对比中,更加能将辛词的佳处说透。苦水老人对辛词的欣赏溢于言表,在序文里就将他对辛弃疾的一往情深比为男女情事:“世间男女爱悦,一见钟... (展开) 24 1 0回应 In...
顾随(1897-1960),著名文学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著有《苏辛词说》《元明残剧八种》《揣龠录》等。古诗词名家叶嘉莹是其门下学生。 目录· ··· 稼轩词说 词目 词目 后记 自序 上卷 贺新郎 ··· (更多) 我要写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