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给他寄去了药,写了这封信,说你的志向总想像春夏那样做出繁荣极致,但是我要告诉你,含蓄沉淀才是生机厚重的正途,我平生最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说的人要在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给事情留有余地,不要过分张扬,或者刻意追求张扬和极致。这是惜福保养之道,也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我曾经屡次拿这句劝...
曾国藩说,“做事要花未全开月未圆,做人要‘求缺惜福’。”这句出自曾国藩先生的名言,虽然简短,却蕴含了深深的哲理。它以诗意的方式告诉我们,无论是在事业的追求还是在人生的态度上,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谦逊、珍惜和感恩的心态。或许,你会好奇,为什么做事要等花朵未全开,月亮未圆呢?其实,这背后是对耐心和...
这里的“昔人”指的是宋朝蔡襄,他在《十三日吉祥探花》中写道:“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是多情更可怜。”曾国藩引用“花未全开月未圆”,还说这是最美的,就告诉我们:事有缺憾、人有遗憾是常态,也是美好。人生奋斗上:有所期盼 临近过年,都盼过年,都盼三十,可到了三十、过了...
出自《十三日吉祥探花》---宋 · 蔡襄 全诗为: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花未全开月未圆,正是意境最佳时。 引申到关于人生,意思就是说人生在世凡事不可做过头,过则溢,有害而无益。花好月圆固然美,唯美理想主义者推崇之致。然花未盛开,月未全轮...
花未全开月未圆,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才会彰显从容与洒脱。酒要半醉,微醺的状态才是刚刚好。花开半夏,小满即安。月圆后会缺,花全开就会凋谢。人生最美的风景就在半山腰。所谓过犹不及,弄巧成拙,无论是功业还是道德修养,岁月小得盈满,人生知足坦荡。知足常乐,懂得惜福,活在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
曾国藩: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花未全开,全月未满”曾国藩,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一生曾任武英殿大学士,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官至两江总督、死后谥号“文正”。然而,较之政治军事才能,他的为人处世哲学更让人印象深刻。他曾经说过自己最喜欢“花未全开,全月未满”这句话,认为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于丹在《论语心得》的讲座中,讲到先哲的一句话,“人生最完美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花未全开,月未全圆,的确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离凋谢就不远了;月一旦全圆,离缺损也就不远了。而未全开未全圆的时候,才可以让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花好月圆固然美,然而花未盛开,月未全轮...
他很崇尚一句话“花未全开月未圆”,我们喜欢花好月圆,而他却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全圆,这是一种不饱满的状态,仍有上升空间,心有期待;花好月圆时,虽然美好,却即将面临花盛则枯,月满则缺。弘一大师凡事认真谨慎,也不求完美,而是抱残守缺,他曾说:“我的性格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
“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这首诗句出自晚清时期位高权重的曾国藩之手,那么这首诗句背后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花未全开月未圆,是超乎完美之上的另一种年轻富有的情景,让人享受的是一种未知的快乐和过程的美好,是一种朦胧隐约的含蓄之美,更是一个让人留有余地的幻想空间,作为晚清的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