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辛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四十七引《十便良方》。主治伤风气壅,鼻塞清涕,头目昏眩。组成 川芎(米泔水浸三日,切,焙)四两,细辛一分,甘草一两,白芷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下,不拘时候。不入盐。主治 伤风气壅,鼻塞清涕,头目昏眩。附方 名称:芎辛汤 组成:芎载、...
《东医宝鉴》:“芎辛汤,治风寒湿在脑,头痛眩晕呕吐。川芎三钱,细辛、白术各一钱半,甘草一钱。上锉,作一贴,人生姜五片,茶芽少许,水煎服。” -E/N/D-
药方名称芎辛汤 别名大芎辛汤(《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生附子(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天南星干姜细辛川芎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气虚痰厥,头痛如破,兼眩晕欲倒,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5片、茶芽少许,水煎,食后服。
【别名】大芎辛汤(《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生附子(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天南星、干姜、细辛、川芎、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气虚痰厥,头痛如破,兼眩晕欲倒,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5片、茶芽少许,水煎,食后服。
小芎辛汤,中药方剂。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茶芽少许,煎至7分,不拘时候温服。组成 川芎1两,细辛半两(去芦),白术半两(去芦,炒),甘草(炙)半两。主治 风寒在脑,或感湿头重头痛,眩晕欲倒,呕吐不定。眼眶疼,身重有痰者。制备方法 上锉散。附注 本方方名,《医方类聚》...
芎乌散 芎犀丸 芎香茶 芎蝎散 芎辛散 芎辛丸 大秦芎汤 大芎黄汤 杜仲芎茶 加味芎汤 内补芎汤 桑寄芎茶 土苓芎茶 香附芎茶 芎苏散紫 云母芎散 川芎茶调散 川芎当归散 当归川芎散 加味归芎汤 加味芎归汤 加味芎苏饮 龙脑芎犀丸 神芎导水丸 ...
加减芎辛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医鉴》卷九。主治头风攻目。歌诀 加减芎辛汤,藁本芳香,皂角防风及青羌,荆芥薄荷蔓荆子,菊花桔梗甘草良,石膏茶姜。组成 川芎、白芷、石膏、藁本、细辛、皂角、羌活、防风、荆芥、桔梗、薄荷、甘草、菊花、蔓荆子各1.9g。用法用量 上锉。水煎,食后服。主治 头风攻目。...
芎辛汤 治两眼昼夜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 细辛(二分) 芎䓖 蔓荆子(已上各五分) 甘草 白芷(已上各一钱) 防风(一钱五分)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临卧温服。 本文摘自《兰室秘藏》,明德初心做适当注解,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
2 概述 芎辛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八首。3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方之芎辛汤 3.1 组成 生附子(去皮脐)、生乌头(去皮尖)、天南星、干姜、炙甘草、川芎、细辛各等分[1]。3.2 制法 上药为粗末[1]。3.3 芎辛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