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医宝鉴》:“芎辛汤,治风寒湿在脑,头痛眩晕呕吐。川芎三钱,细辛、白术各一钱半,甘草一钱。上锉,作一贴,人生姜五片,茶芽少许,水煎服。” -E/N/D-
《兰室秘藏》卷上:芎辛汤 【处方】细辛0.6克、川芎1.5克、蔓荆子1.5克、甘草3克、白芷3克、防风4.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两目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临卧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芎辛汤 治两眼昼夜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 细辛(二分) 芎䓖 蔓荆子(已上各五分) 甘草 白芷(已上各一钱) 防风(一钱五分)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临卧温服。 本文摘自《兰室秘藏》,明德初心做适当注解,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
1、芎辛汤_医略六书卷三十_减法方剂树芎辛汤_医略六书卷三十_减法方剂树11.原方61.1.组成:川芎1两,细辛2钱,防风1两,当归1两,石膏3两(煨),白芷1两,羌活1两,苍术1两(炒),香附1两半(酒炒),甘草4钱(炙)。61.2.功效:产后头额作痛,脉数涩大者。61.3.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62.加减四物汤62.1.减:石膏62.2...
PAGE3 芎辛汤_兰室秘藏卷上_方剂树TOC \o "1-3" \h \z \u 芎辛汤_兰室秘藏卷上_方剂树 1 1. 原方 2 1.1. 组成:细辛2分,芎?5分,蔓荆子5分,甘草1钱,白芷1钱,防风1钱5分。 2 1.2. 功效:两眼昼夜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 2 1.3. 来源:《兰室秘藏》卷上。 2 2. ...
芎辛汤_普济方卷四十七引_十便良方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4 1.1. 组成:川芎4两(米泔水浸3日,切,焙),细辛1分,甘草1两,白芷1分。 4 1.2. 功效:伤风气壅,鼻塞清涕,头目昏眩。 4 1.3. 来源:《普济方》卷四十七引《十便良方》。 4 2. 细辛散 4 ...
芎辛汤的功效与作用在临床上通常是用于治疗伤风气壅,而且还可以用于治疗鼻塞及流鼻涕也能够改善头目昏眩等情况,效果通常是相对比较好的。芎辛汤的药物组成通常包括川芎、细辛、甘草、白芷等药物成分,一般可以用水煎服,从而使病情逐渐的得到改善。但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效果可能不是特别的明显。
1、芎辛汤_普济方卷一四引_十便良方_方剂树芎辛汤_普济方卷一四引_十便良方_方剂树11.原方321.1.组成:芎半两,细辛(去苗土)1钱,甘草(炙)1钱半。321.2.功效:膈痰风厥,头目昏痛,鼻塞声重,肩背拘急,不思饮食。321.3.来源:普济方卷一四引十便良方。322.芎汤322.1.加:人参、半夏曲322.2.组成:芎5两,...
小芎辛汤,又名小芎辛汤,是一剂源自古代医学典籍《普济方》卷四十六引《济生》的传统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川芎,每剂需要1两;细辛半两,已去除芦头;白术半两,同样去芦并炒制;以及炙甘草半两。此方的适用范围非常明确,主要针对风寒侵袭头部引发的症状,如头痛、眩晕,甚至出现呕吐和眼眶疼痛,伴随...
加减芎辛汤 加减芎辛汤--《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川芎、白芷、石膏、藁本、细辛、皂角、羌活、防风、荆芥、桔梗、薄荷、甘草、菊花、蔓荆子。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头风攻目。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