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汤的药方 组成 芍药15~20g 当归9g 黄连5~9g 槟榔 木香 甘草炒各5g 大黄6g 黄芩9g 官桂2~5g 【方歌】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里急腹痛自安康。 解释 本证为湿热雍滞肠中所致。湿热下注大肠,雍滞气机,肠中积滞不化,湿热与气血瘀滞相搏,而成下痢脓血。方中重用白芍,用其止...
芍药汤 【方剂名】芍药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一两(30g), 当归半两(15g) ,黄连半两(15g) ,槟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钱(各6g), 大黄三钱(9g) ,黄芩半两(15g), 官桂二钱半(5g)。 【用法】上药畋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组成用法: 组成:芍药一两,当归、黄连各半两,槟榔二钱,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炙),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一钱半。 用法:上㕮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清服。 方义 本证多由湿热塞滞肠中...
桂枝芍药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症因脉治》卷四。具有温经通脉,理气止痛之功效。主治寒气腹痛,面黄唇白,手足多冷,恶寒不热,二便清利,腹中绵绵作痛,脉左关弦紧。组成 桂枝,陈皮,甘草,生姜,白芍药。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温经通脉,理气止痛。主治 寒气腹痛,面黄唇白,手足多冷,恶寒不热,二便...
当归芍药汤是以当归、芍药为主料的药膳。主治鼻窒,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鼻甲肿实色暗,呈桑椹样,鼻塞涕多。配方法一 【来源】《中医耳鼻喉科学》。【组成】当归 白术 赤芍 茯苓 泽泻 黄芩 辛夷花 白菊花 干地龙 甘草 薄荷 川芎 【功用】调和气血,行滞化瘀。【主治】鼻窒,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鼻甲肿实...
芍药汤一般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调节免疫和保护肝脏等功效和作用。 1. 清热凉血 芍药汤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疾病引起的高热不退、口渴、心烦等症状。 2. 活血化瘀 芍药汤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对于瘀血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芍药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调和气血的效果,可用于治疗湿热痢疾。 芍药汤的主要成分包括芍药、槟榔、大黄、黄芩、黄连、当归、官桂、甘草和木香。芍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湿热内蕴、肠痉挛等症状。此外,该方剂中的黄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症状;当归被视为具有...
病情分析:芍药汤是一种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腹痛、泻痢等症状,其核心作用是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1.配方组成: 白芍:常用剂量为15克,具有柔肝止痛、养血敛阴的功效。 甘草:常用剂量为9克,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的作用。 当归:常用剂量为12克,能够活血补血、调经止痛。
四味芍药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名老中医夏度衡验方》。具有柔肝潜阳,活络熄风之功效。主治三叉神经痛。歌诀 夏氏四味芍药汤,柔肝熄风又潜阳;重用白芍生牡蛎,再加参萆止痛良。组成 白芍、生牡蛎各30g,丹参、甘草15g。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功用 柔肝潜阳,活络熄风。主治 三叉神经痛。方义 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