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汤的药方 组成 芍药15~20g 当归9g 黄连5~9g 槟榔 木香 甘草炒各5g 大黄6g 黄芩9g 官桂2~5g 【方歌】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里急腹痛自安康。 解释 本证为湿热雍滞肠中所致。湿热下注大肠,雍滞气机,肠中积滞不化,湿热与气血瘀滞相搏,而成下痢脓血。方中重用白芍,用其止...
桂枝芍药汤是中医方剂,由桂枝(去皮)、生姜(切)、芍药、甘草(炙)、大枣(擘)组成,具有外解太阳之表,内调太阴之里虚,调和营卫,兼缓急止痛的功效。桂枝芍药汤主要用于治疗太阳病误下导致的腹痛、腹胀,以及浮脉、恶寒等,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神经痛、风湿病、头疼、腹痛、神经衰弱、体质虚弱、阳痿、遗精、慢性肠炎、胃...
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组成 芍药一两(30g)、当归半两(15g)、黄连半两(15g)、槟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钱 (各6g)、大黄三钱(9g)、黄芩半两(15g)、官桂二钱半(5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水煎服。 2、古代用法:上药㕮...
芍药汤出自金元时期李东垣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是治疗湿热痢疾的经典方剂。其组成包括芍药、黄芩、黄连、当归、木香、槟榔、大黄、肉桂、甘草,各药用量需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具体如下: 一、药物组成与常规用量 芍药(白芍):15-30克 1. 主清热缓急、调和气血。 黄芩:6-12克 2. 清热燥湿,与黄连协同增强止...
芍药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由芍药、当归、黄连、黄芩、大黄、木香、槟榔、肉桂、甘草组成,主治湿热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肛门灼热等。 一、组成与配伍特点 清热燥湿:黄连、黄芩为主,清解肠道湿热。 1. 调气和血:当归、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木香、槟榔行气导滞,缓解里急...
芍药汤 芍药汤 原文: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下血调气,经曰:溲而便脓血,气行而血止,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重除。 歌诀: 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组成用法: 组成:芍药一两,当归、黄连各半两,槟榔二钱,木香二钱,甘草二钱...
芍药汤的组方特点,是以清热燥湿为本,兼以气血并治,“通因通用”,肝脾同调,与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连解毒汤等纯用苦寒止痢之方不同。 运用 1.本方为治疗湿热痢的常用方剂。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 2.原方后有“如血痢则渐加大黄;汗后脏毒加黄柏半两”,可供临床参考。
芍药汤 【方剂名】芍药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一两(30g), 当归半两(15g) ,黄连半两(15g) ,槟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钱(各6g), 大黄三钱(9g) ,黄芩半两(15g), 官桂二钱半(5g)。 【用法】上药畋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芍药汤一般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调节免疫和保护肝脏等功效和作用。 1.清热凉血 芍药汤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疾病引起的高热不退、口渴、心烦等症状。 2.活血化瘀 芍药汤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对于瘀血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芍药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调和气血的效果,可用于治疗湿热痢疾。 芍药汤的主要成分包括芍药、槟榔、大黄、黄芩、黄连、当归、官桂、甘草和木香。芍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湿热内蕴、肠痉挛等症状。此外,该方剂中的黄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症状;当归被视为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