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996年11月,良渚遗址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
良渚是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个地名,地处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首次公开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重要文化类型,约存在于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200年,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浙江省的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一带。良渚文化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稻作农业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玉器加工技术和丰富的物质文化,是中华文明早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良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良渚...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时指出。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良渚文化的权力中心和信仰中心,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的城址规模宏大,稻作农业发达,水利系统功能复杂,是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区域性早期国家。近...
原标题:文明的坐标丨良渚见证5000年文明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自1936年发现,1959年命名,对良渚文化的考古研究已持续了80多年。大量考古学物证充分证实,早在距今5300—4300年期间,...
结论 良渚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璀璨明珠,其起源、演变及历史地位都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通过对良渚文化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也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良渚文化的辉煌历史,必将在未来继续启迪我们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所以,仰韶文化更应该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而不是良渚文化。由此可见,良渚并不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但它毫无疑问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华远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文明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而在于它确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距今五千年多年的良渚都已经处于文明时代,距今四千多年的五帝时代难道还是...
王宁远:简单来说,文明即国家。良渚文明的中心只在长三角包邮区的位置,当然其后世的文化是遍及全国的。良渚是当时中华大地上众多区域文明中的一个,算是满天星斗中目前看来最亮的一颗。它不能体现整个中华文明的全貌,但是可以作为5000年前文明发展最高水平的代表。@橙子靓靓:为什么良渚文化的发现,可以作为中华...
在考古学上一般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因为首次发现和典型遗址都在余杭良渚,所以称作良渚文化(考古学上的文化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人类活动产生的、具有基本相同特征的考古遗存,比如陶器、石器、房屋、墓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