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明的坐标丨良渚见证5000年文明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自1936年发现,1959年命名,对良渚文化的考古研究已持续了80多年。大量考古学物证充分证实,早在距今5300—4300年期间,...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重要文化类型,约存在于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200年,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浙江省的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一带。良渚文化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稻作农业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玉器加工技术和丰富的物质文化,是中华文明早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良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良渚...
所以,仰韶文化更应该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而不是良渚文化。由此可见,良渚并不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但它毫无疑问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华远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文明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而在于它确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距今五千年多年的良渚都已经处于文明时代,距今四千多年的五帝时代难道还是蒙...
如果它的土地没有被水淹没,如果这一文明能够稳定地演进,良渚或将改写中国的历史。 但凡事没有如果,也无须为此感到忧伤。在国家与文明瓦解之后,四散而走的良渚人最终被各地不同的族群吸纳,而他们带去的技术与文化也一并被继承与流传。因此,良渚并没有真正消失...
2003年7月16日,习近平同志来到良渚。在良渚文化博物馆一间小会议室里,习近平同志认真观看了良渚文化保护纪录片,留下嘱托——“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一字一句,如重锤敲打着与会者的心。就在习近平同志到良渚调研2天前,在一场多地多部门参加的...
先民临水而居,自距今5300年至4300年前于此繁衍生息,并创造出让世人瞩目的世界遗产——良渚文明,其中的水利工程更是被确认为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体系,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见证。 沧海桑田,经过近百年的考古科研开发保护,良渚古城遗址得以较为完整系统地呈现在世人...
其实,5300年前兴起4300年前终结的良渚文明,一刻也不曾离开过中华大地,其余脉不但流播广泛,而且深入...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时指出。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良渚文化的权力中心和信仰中心,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的城址规模宏大,稻作农业发达,水利系统功能复杂,是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区域性早期国家。近...
杭州余杭的良渚古城是良渚文明的摇篮,其影响力远超余杭地区。他涵盖了太湖流域大部分地区,并影响到长江以北。良渚文明在太湖流域留下100多个高台建筑遗存,这些建筑是其密集程度的明证,也展示了良渚文明的高度组织和规划能力。在良渚文明的世界里,聚落群如同星罗棋布,这些聚落群并不是平等的,他们形成了一个等级...
本期节目,通过访谈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详解良渚遗址为何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以及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考古学家发现,良渚古城,城分三重,占地630多公顷;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出土的诸多精美玉器,是中国玉文化史前高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