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认为,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当校长,都属于良心活。做好良心活,必须靠自觉而非强制,所以我常说“教育,重在自觉”。所谓自觉,就是个体不需要刻意思考便能自动做出有效反应的行为模式。具体到“教育自觉”,我认为,就是当教师真正理解了教育,具有教育自觉的情怀,即使在无人观看、无人监督的情境下,也有恰到...
时代是教育的客体环境, 生命自觉具有时代性, 当前教育学的发展, 需要将生命自觉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 并由此来确立教育的时代性和教育性。生命自觉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也具有时代内涵和特色。一方面, 生命自觉能够从人的生命观上来自觉审视自我理想。如孔子的“君子观”, “圣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
一、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 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教育主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一种诚实力行的自觉,是言传和身教的自觉,要求在正确的认识下,实现言行一致,做到言传和身教的一致。教育自觉要求教育主体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地再认识、反省,最终形成科学的认识,是教育...
世上没有生来就自觉的孩子,偷懒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会觉得,上课不如睡懒觉舒服,做题不如刷手机轻松。有教育专家说:“小孩子会任性,但大人不可以放弃监督的责任。”指望孩子自觉,是最危险的教育。孩子的自觉,都是靠管出来的。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做家长的少不得要多监督、多引导。孩子不自律是本能 ...
所谓教育自觉,是指教育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能自觉实践、反思、学习、创新,以满足不同学生内在发展的需求,促进每个孩子的最好发展。校长的管理艺术就是要激发教师主动教书育人的热情,引领教师教育自觉。 # 01 尊重——让教师对职业多一份敬意 现代学校管理倡导以...
真相是,教育路上,永远别指望孩子自觉!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背后往往是父母在关键阶段的智慧引导和坚定监督。 一、自觉是“反人性”的,孩子天生需要规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前额叶(负责自控和规划)到25岁左右才发育成熟。孩子缺乏理性判断和延迟满足的能力,他们的行为往往由本能和情绪主导。正如古人所言:“养...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父母不怕麻烦、付出努力去引导和教育孩子。本文将探讨教育中指望孩子“自觉”所带来的危险,并分析为什么家长应该在孩子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父母的教育责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巨大的压力让许多父母...
在我看来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缺乏自觉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长永远不要单纯指望孩子能“自觉”! 01、家庭教育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经常听到家长说:“我家那小子做事情总是不自觉,什么事情都要监督他。” 最近,我的闺蜜也经常在为教育她儿子的事情烦恼,她总跟吐槽说:“我儿子的自觉性真的太差了,总要时刻...
有专家表明,孩子至少要到十五六岁,才真正具备自觉性。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更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指望孩子自觉,是对孩子人生的不负责。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为人父母的少不得要多监督、多引导。3 有远见的父母 对孩子都带点绝情 央视主持人董卿曾坦诚地说,...
“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一脉相承,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教师素养的新时代要求。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专业化、专门化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应强化教育自觉,育人先育己,将国家意志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教师的师道尊严 习近平总书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