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目录 1 简介 2 主要内容 3 两种观点 4...
自我概念对情绪的调节也起到重要作用。对自己有清晰和稳定认知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因为他们有一个坚实的内在自我作为支持。 自我概念在个体如何应对挫折中起到关键作用。一个强大而稳定的自我概念可以帮助个体在面对失败或困难时保持韧性,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挑战,从中学...
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自我又称为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个体对自我内容的认识(我是谁)和评价(我对自己感觉如何)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主要有五个层面,即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身份、能力、性格、价值观等多维度的认知与评价总和,具有动态发展特征。它既包含对当前自我的理解,也涉及对过去经历和未来目标的整合,同时受社会环境、人际互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动态性与可塑性 自我概念并非固定不变的心理状态,而是会随着个体的成长经历、社会环...
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評價、社會比較和自我感覺三部分構成莎沃森等人提出的學業自我概念結構 1、反映評價,反映評價就是人們從他人那裡得到的有關自己的信息。如果年輕的時候得到了肯定的評價,你就會有一個良好的自我概念。如果這種評價是否定的,你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感到很糟糕。例如,在學期開始時,如果老師對一個學生說,你...
文化差异导致自我概念的建构方式呈现显著区别。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自我定位,个体常以家庭荣誉或团体利益作为行为准则;个人主义文化注重独立性与独特性,决策时更侧重个人需求满足。这种文化烙印在跨国企业员工协作、跨文化婚姻沟通中尤为明显。 发展历程中,婴幼儿通过感觉运动建立初步自我意识,学龄期儿童借助社会...
自我概念是我们对自己的形象的理解。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我们与生活中重要人物的互动。它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和独特特征的看法。例如,“我是一个好朋友”或“我是一个善良的人”等信念是整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自我概念的其他例子包括: 如何看待自己的性格,比如你是外向还是内向 如何看待自己在生活中的...
自我概念是一个心理学上的重要术语,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看法和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能力、价值、性格、兴趣、外貌以及与他人关系的理解和评价。这个概念涵盖了多个方面,是构成个体人格的核心部分。 组成部分: 自我认知:个体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等。 自我评价:个体基于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评...
名词解释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描述和理解,包括自己的特点、性格、能力、身份、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包括与他人的比较和自我评价。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情感稳定性等密切相关。其形成过程包括成长的经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