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鞘位于腹前壁,为包裹腹直肌、锥状肌的致密且不完整的结缔组织鞘,鞘内除两条直肌外,其他内容物有 T7~T12神经的前皮支、淋巴管、腹壁上动脉和静脉、腹壁下动脉和静脉。 腹直肌鞘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构成(图 1~3),可分...
T6~T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前皮支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斜向内下走行于腹直肌与腹直肌后鞘之间,穿腹直肌和腹直肌前鞘分布于腹前壁,支配相应区域的皮肤、肌肉和壁层腹膜。腹直肌鞘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腹直肌与腹直肌后鞘之间,阻滞走行于两者之间的神经,可以为腹腔镜脐部操作提供镇痛的技术,超声的普及...
腹直肌鞘阻滞通常会导致腹部肌肉紧绷和疼痛,特别是在进行某些腹部活动时,如仰卧起坐或弯腰。 病因分析:腹直肌鞘阻滞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过度使用腹部肌肉、肌肉疲劳、肌肉拉伤、姿势不良或长期保持同一姿势等。 治疗建议: 1. 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腹部肌肉,给肌肉充分的休息时间。 2. 热敷或冷敷:根据疼痛的程度和...
于腹部体表手术也可作为一种单独的麻醉方法,是疼痛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腹直肌鞘阻滞还可用于前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慢性腹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04具体操作 将超声探头横向置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可清晰显示腹直肌及腹直肌鞘。采用平面内技术进针,...
1. 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穿出肋间内肌和腹内斜肌,分布于腹前壁的皮肤。 2. 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在腋前线附近穿出腹外斜肌,分布于腹外侧壁的皮肤。 03适应症 腹直肌鞘阻滞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的术后镇痛,适用于脐部及腹部正中切口的手术。目前在胃肠、肝胆、剖宫产、腹股沟疝修补、脐疝修补等手术应用较多...
腹直肌鞘阻滞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肌肉过度使用、创伤或炎症等。具体病因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进一步检查来确定。 治疗建议: 1. 初步治疗:建议患者在疼痛部位应用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同时,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 2. 进一步检查:建议患者进行腹部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排除...
腹直肌鞘阻滞范围主要为 T7~T12 的前皮支。由于药物无法向外侧扩散,腹直肌鞘阻滞只适用于腹部正中切口和经腹直肌切口的手术镇痛。可通过超声检查确定腹直肌的外侧边界(半月线),半月线内 T7~T12 前皮支的分布区域为可及的阻滞 范围。 效果判断
腹直肌鞘神经阻滞范围及应用:1. 神经阻滞范围局限:腹直肌鞘神经阻滞范围局限于腹部正中的皮肤、肌肉和壁层腹膜,只适用于腹部正中切口和经腹直肌切口的手术镇痛。2. 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临床上主要采用在超声引导下行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成功率。3. 产生少量副作用:由于腹直肌鞘的特殊结构,阻...
腹直肌鞘阻滞主要涉及肋间神经(T7-T11)和肋下神经(T12)。这些神经在腹直肌的周围运行,为腹前壁提供重要的感觉支配。具体来说,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穿过肋间内肌和腹内斜肌,负责腹前壁的皮肤感觉,而外侧皮支则在腋前线附近穿出腹外斜肌,为腹外侧壁的皮肤提供支配。
本专家共识介绍了腹直肌鞘阻滞的相关解剖结构、阻滞方法、常用药物、并发症以及临床应用等,供指导临床应用。 概述 腹直肌鞘阻滞(RSB)是将局麻药注入腹直肌与腹直肌后鞘之间,阻滞走行于两者之间的神经,为正中前腹壁切口的腹膜、肌肉、皮肤提供镇痛的技术。 1899 年,Schleich 首次将其应用于松弛成年人前腹壁,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