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MRI对直径≤2.0 cm肝癌的检出和诊断能力优于动态增强CT,而且在评价肝癌是否侵犯门静脉、肝静脉主干及其分支,以及腹腔或腹膜后间隙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更有优势[3]。 也就是说,对于比较小的肝癌病灶,肝脏动态增强磁共振能更利于明确癌灶的性质以及周边组...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肝癌全面进入免疫治疗时代。胸腺法新作为免疫调节剂,在肿瘤免疫三大关键机制与三个关键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反应,促进肿瘤免疫清除,提高免疫治疗疗效,消灭残留肿瘤细胞,降低复...
(7)新辅助治疗是指对于适合手术切除但具有术后高危复发转移风险的肝癌患者,在术前先进行局部治疗或系统抗肿瘤治疗,以期消灭微小病灶,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但新辅助治疗也存在风险,应严格选择适宜人群,同时根据新辅助治疗的目标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8)对于适合手术切除同时具有术后高危复发转移风险的肝癌患者,...
发现肝内直径≤1cm结节,动态增强MRI、动态增强 CT、超声造影 3 种检查中至少 1 项检查以及Gd-EOB-DTPA 增强 MRI 检查同时显示“快进快出”的肝癌典型特征,则可以做出肝癌的临床诊断;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可以进行每2~3个月的影像学检查随访并结合血清AFP、DCP、7个microRNA组合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肝病灶穿刺...
肝癌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系统性抗肿瘤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手段。 1. 肝癌切除术 适应证: (1)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的CNLC Ⅰa期、Ⅰb期和Ⅱa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 (2)对于CNLC Ⅱb期肝癌患者,多数情况下不宜首选手术切除,而以TACE为主的非手...
本指南中的“肝癌”主要指HCC。 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更新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该指南反映了当时我国在肝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对规范诊疗行为、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优化医疗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两年来,国内外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取得了更多...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乔业琼)为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国家卫健委组织对《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进行修订,形成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36.77万,位列...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指南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盛大召开。会议期间,2022年最新版《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正式出炉,指南更新要点如下。 一、原发性肝癌-局部治疗 更新要点:适应症的梳理;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治疗(介入&手术);质子与内放疗 ...
目前消融治疗已经被认为是手术切除之外治疗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式,消融治疗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少、创伤小、疗效确切的特点,在一些早期肝癌患者中可以获得与手术切除相类似的疗效。 肝癌消融治疗是借助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对肿瘤病灶靶向定位,局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杀灭肿瘤组织的一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