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记者,心系人民、服务人民,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与其说,这是肖鸣锵的职业骄傲,不如说,这更应该成为所有新闻工作者永远不变的坚守。
2月5日,在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重庆日报家属院,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萧华清的家属肖鸣锵、崔健母女,将珍藏多年的10件革命文物捐赠给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标志着这些见证萧华清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的实物,正式从“家庭记忆”转化为“城市记忆”。 2月5日,肖鸣锵家中,肖鸣锵捐赠的文物清单和证书等。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 10...
重报艺文志·口述 | 94岁女报人肖鸣锵:我以当一名人民的记者感到无上光荣 - 重庆日报于2024030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3836.6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肖鸣锵 1958年4月至1978年5月,在凉山工作的20年间,肖鸣锵为凉山地区的建设贡献了新闻工作者的一份重要力量。 受苏俄文学的影响,肖鸣锵像小说《勇敢》建设共青城中共青团员一样,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了彝族语,与彝族人民打成一片,培养了不少少数民族通讯员。这个时期,肖鸣锵的报道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上个世纪50、70年代,袁明阮同志曾担任《重庆日报》总编辑,后任重庆市委宣传部部长,后调四川省任职,是四川省出版工作者的最高领导,今年高寿90。重庆市老一些的同志都认识袁老,工人、干部到家属,大家从心中敬爱他,他是一位真正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一辈革命家。一位九旬老人,且体差视弱,还写出这样一篇颇有份量的评...
巴金,是我最崇敬的文坛老作家之一。几乎从初中时期就开始阅读他的小说《家》、《春》、《秋》、《雾·雨·电》,高中时期还演过曹禺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大型话剧:《家》。青年时代,他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参加工作,当了新闻记者,总幻想着有机会能采访一下巴老。但,他时间太紧,又远居上海,这只能是一个可望不...
袁明阮致肖鸣锵的一封信 来自 维普期刊专业版 喜欢 0 阅读量: 66 作者: 袁明阮 摘要: 以下这封长信(实际是一篇很有份量的评述性长文)是重庆日报原老社长袁明阮从成都寄给肖鸣锵老师的。在信中他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故将原文刊登,以飨读者。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带着“重报艺文志·口述”栏目的撰稿任务,我再次走进94岁高龄的肖鸣锵位于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重庆日报家属院的家,希冀用文字记录下这位中共老地下党员、重庆日报高级记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的精彩人生,以及她“以笔述史”的传奇。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带着“重报艺文志·口述”栏目的撰稿任务,我再次走进94岁高龄的肖鸣锵位于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重庆日报家属院的家,希冀用文字记录下这位中共老地下党员、重庆日报高级记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的精彩人生,以及她“以笔述史”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