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吴太祖孙权在江淮地区称霸的时候,听说了聂师道的名声和事迹,仰慕他的德行,就下令在广陵建造玄元宫让他居住。每次聂师道登上法坛祈求恩泽、祷告祈福,无论水灾还是旱灾没有不应验的,他的行为感动了天地,出现了吉祥的庆云,于是皇帝降下褒奖,封他为逍遥大师、问政先生。聂师道以道行来辅助自己的孝道,即使远...
后来聂师道在广陵逝世。当时南吴朝廷派去湖南一带的使臣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了聂师道,就问他:"您老怎么跑这儿来了?"聂师道说:"朝廷让我去龙虎山开坛祈福。"使臣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等到进了吴国的地盘时才知道聂师道已经死去了。聂师道有个叫聂绍元的侄孙,和聂师道一样,也是小时候就当了道士,长的很俊朗,...
聂师道,中国道教名人,五代道士。少居问政山师事道士,十三岁即披戴冠裳,十五岁传法箓修真之要。后出游绩溪山、南岳,礼玉清及光天碧玉二坛,又游止玉笥山清虚观,据称遇异人谢通修,授以《素书》。后还问政山故地,居三十余年。唐给事中裴枢任歙州刺史期间,田頵、陶雅举兵围之累月,食尽援...
聂师道(841—911年),字通微,唐末五代新发歙州(今属安徽省)人。据《云笈七签》卷一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一载,生性聪颖淳直,言行谦谨。事亲以孝,闻于乡里。师事闾丘方远。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正式度为道士,十三年(859年)获授大法秘箓、修真之要。后云游名山,参访高...
【介绍】: 唐末五代初道士。歙州人,字宗微。唐末,居郡南山中,州刺史于涛常咨以郡政,时号问政先生。杨行密平歙州,闻其名,召至广陵,建紫极宫居之。聂师道相关 金士松 邹炳泰 戴联奎 王懿修 王宗诚 黄钺 姜晟 金光悌 祖之望 韩崶 达椿 萨彬图 铁保 玉保 和瑛 觉罗桂芳 万承风 周系英 钱樾 秦瀛 李...
聂师道,歙人。少好道。唐末,于涛为歙州刺史,其兄方外为道士,居于南山中,师道往事之。涛时诣方外,至于郡政,咸以咨之,乃名其山为问政山。吴朝以师道久居是山,因号为问政先生焉。初,方外在山中,郡人少信奉者。及师道至,瞻信日众。师道与友人同行,至一逆旅,友人苦热疾,村中无复医药。或教病者曰:“能...
师道人生 by:闯闯__ 1.2万 师道人生(二) by:明德书院教育之声 9224 师道成圣丨精品双播 by:石榴汽水 645 潘麟先生《师道与传心》 by:非一也 2850 师道 南怀瑾“心要” by:Z洁_u0 3964 南怀瑾教育智慧|师道 by:糖FM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
聂师道无奈,只得前往东坡,终找到茅屋,内有农夫与他交谈,得知农夫即是蔡真人之子,农夫留聂师道在屋中住宿,自己则入内睡觉。聂师道发现药鼎与磁盒,疑心主人非农夫,后得知农夫即为蔡真人。次日,蔡真人因小病未起,聂师道留宿一夜后离开,未见老人。回到招仙观,道士们诧异,聂师道解释只宿一夜。...
聂师道见樵夫过溪时,深的地方,溪水只达到腰部,也想跨过溪水。可是聂师道走下溪水时,溪水就到了他劲项,而且水流很急,站也站不稳,只得退回上岸。樵夫在溪水那边,笑着对聂师道说:“怎么样?还是听我的话,早点到东坡那里去找个住宿处吧,你想通过这道溪水,要再过五十年”。说完就快步绕过山崖不见了。聂师道无...
我的天,这个聂师道不会是神仙吧赠聂师道诏作者:李隆基 唐(唐玄宗)本作品收录于:《全唐文/卷0033》询诸赠典,系乃彝章,启有厥由,于何不举。淮浙宣歙管内道门威仪逍遥大师问政先生为国焚修大德赐紫聂师道,早通元理,夙契真风,野鹤不群,孤云自在。昔太祖创基之际,已命焚修;及元勋匡国之初,早曾瞻敬。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