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聂师道 【介绍】: 唐末五代初道士。歙州人,字宗微。唐末,居郡南山中,州刺史于涛常咨以郡政,时号问政先生。杨行密平歙州,闻其名,召至广陵,建紫极宫居之。 聂师道相关 李克用 李克宁 李克宁 李克让 李克助 李克修 李克恭 李克钿 李克家 ...
后来聂师道在广陵逝世。当时南吴朝廷派去湖南一带的使臣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了聂师道,就问他:"您老怎么跑这儿来了?"聂师道说:"朝廷让我去龙虎山开坛祈福。"使臣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等到进了吴国的地盘时才知道聂师道已经死去了。聂师道有个叫聂绍元的侄孙,和聂师道一样,也是小时候就当了道士,长的很俊朗,...
聂师道,中国道教名人,五代道士。少居问政山师事道士,十三岁即披戴冠裳,十五岁传法箓修真之要。后出游绩溪山、南岳,礼玉清及光天碧玉二坛,又游止玉笥山清虚观,据称遇异人谢通修,授以《素书》。后还问政山故地,居三十余年。唐给事中裴枢任歙州刺史期间,田頵、陶雅举兵围之累月,食尽援...
聂师道,歙地人。少年时喜好道学。唐末,歙州刺史涛,其兄方外为道士,居住南山,师道前往追随。涛常赴方外山中咨询政务,因名山为问政山。吴朝因师道长居此山,故号为问政先生。初时,方外在山中,地方人少信奉。及师道至,信徒日益增多。师道与友同行至一旅店,友人热病,村中无药。有人教病者食...
聂师道歙人阅读附答案 聂师道,歙人。少好道。唐末,于涛为歙州刺史,其兄方外为道士,居于南山中,师道往事之。涛时诣方外,至于郡政,咸以咨之,乃名其山为问政山。吴朝以师道久居是山,因号为问政先生焉。初,方外在山中,郡人少信奉者。及师道至,瞻信日众。师道与友人同行,至一逆旅,友人苦热疾,村中无复...
五代道士聂师道又是谁 在五代时期,有这样一位道士,他的名字叫聂师道。关于他的生卒年份,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字是通微,出生于新安歙州(现在的安徽省歙县)。从小,他就对政治和军事充满了兴趣,于是他开始学习山师事务。当他仅仅十三岁时,就已经披上了道士的冠裳,并接受了修行之要。到了十五岁,他便传授了法箓...
聂师道(下) 252024-12 3 聂师道.(上)wav 232024-12 4 穆将符 272024-12 5 茅君 472024-12 6 卖药翁 332024-12 7 马自然 492024-12 8 马周 172024-12 9 麻婆 202024-12 10 马钰(下) 522024-12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4.6万 师道 by:胡琴520 1.9万 师道人生 by:谦德家园德育馆 1.2万 师德师范师道...
聂师道无奈,只得前往东坡,终找到茅屋,内有农夫与他交谈,得知农夫即是蔡真人之子,农夫留聂师道在屋中住宿,自己则入内睡觉。聂师道发现药鼎与磁盒,疑心主人非农夫,后得知农夫即为蔡真人。次日,蔡真人因小病未起,聂师道留宿一夜后离开,未见老人。回到招仙观,道士们诧异,聂师道解释只宿一夜。...
聂师道(841—911年),字通微,唐末五代新发歙州(今属安徽省)人。据《云笈七签》卷一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一载,生性聪颖淳直,言行谦谨。事亲以孝,闻于乡里。师事闾丘方远。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正式度为道士,十三年(859年)获授大法秘箓、修真之要。后云游名山,参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