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 [ qí nà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qí nà ] 意译为情欲的战胜者,即圣人。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不假思索 不落窠臼 如履薄冰 指鹿为马 狡兔三窟 甚嚣尘上 纵横捭阖 美不胜收 ...
耆那教(qí nà jiào),又称耆教(英文写法:Jaina 意为圣人)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筏驮摩那),其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
耆那教在公元一至二世纪时有较广传播,如羯陵伽国的迦拉卫罗王被认定为耆那教的护法名王(类似佛教的阿育王),在笈多王朝时期仍活跃。一度沉寂后于七至八世纪复兴,诸如戒日王朝、罗湿陀罗拘陀王朝、普腊蒂哈腊王朝都有资助耆那教的记载。直至12世纪回教徒入侵后又再度衰落。近代英国殖民时期,传教士和报章杂...
耆那教含义解释 ⒈ 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是创教者筏驮摩那的称号,意为“胜利者”或“完成修行的人”。公元前6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主要经典为《十二支》。否定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说及其权威,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实行苦行主义。主要派别有白衣派和空衣派(...
耆那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Jina,译曰胜。佛之尊称。佛本行集经一曰:‘尔时如来,住于佛行,无复烦恼,故名耆那。’玄应音义十九曰:‘耆那,或云规那,或作嗜那。此译云胜,谓最胜也。’更多:https://www.bmcx.com/
1、耆那教(qí nà jiào ),又称耆教(英文写法:Jaina 意为圣人)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其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2、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
耆那(汉语拼音qínà,梵名Jina,英文Jainia)。意译为情欲的战胜者,即圣人。就是战胜情欲和解除精神束缚的人。“耆那”亦即“大雄”,意思是与情欲作战取胜的英雄。去过佛家寺庙的人,应该对大雄宝殿不陌生。大雄宝殿是寺庙中的正殿,也是整个寺庙中最核心的建筑,一般用来供奉释迦牟尼和其他诸佛。可以...
比佛教历史更早且小众的印度耆那教神庙建筑风格(二) - 印度民工于2024030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337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耆那教的核心教义包括“非暴力”(Ahimsa)、“真理”(Satya)、“不偷盗”(Asteya)、“贞洁”(Brahmacharya)和“非占有”(Aparigraha)。其中,非暴力是最为重要的原则,耆那教徒相信,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任何形式的伤害都是不可接受的。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甘地,成为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哲学基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