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跟佛教有很大的不同。同样是起源于印度的宗教,耆那教流传得远不如佛教广泛,目前除了旅居国外的耆那教徒外,耆那教主要集中在印度的西北部地区。他们的信仰也不尽然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耆那教相信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他们对植物也不愿意杀生,因此在食物里禁止一切根类,也不会从事农业等职业。因...
沙门时代的遗产,印度耆那教。 #历史 #人文
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代中晚期至战国时代中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地区迎来了文明的又一次爆发,包括耆那教、佛教、斫婆迦派、阿什斐迦派在内的众多思想学说繁盛一时。在这一时期,古印度地区诸邦林立,大大小小有至少几十个国家,根据佛教文献的记载,当时比较著名的大国便有十六个,如...
和佛教不同的是,它过分强调不杀生和苦行主义注定了在农民和许多手工业者中得不到支持。农民耕地,手工业者做工是不可能像它要求的那样不杀生的。这样,耆那教就不能有广泛的信仰者,而仅仅成了商人、少数手工业者和城市居民的宗教。耆那教作为一种宗教,也避免不了具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功能,它同样对...
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
耆那教(英语Jainism;汉语拼音qí nà jiào[1] ),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兴起于公元前8世纪,比起佛教(公元前565年)来说,要提前差不多两百年。
佛教教导说,苦难是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解脱与和平的道路在于遵循八正道和获得觉悟。耆那教 耆那教是另一种起源于印度的古老宗教。它由生活在公元前 6 世纪的马哈维亚 (Mahavira)创立。耆那教强调非暴力和众生平等。耆那教教导说,所有生物都有灵魂,灵魂有可能通过精神净化和自律从轮回的循环中解脱出来。耆那教对...
耆那教和佛教不同的是,它过分强调不杀生和苦行主义注定了在农民和许多手工业者中得不到支持。农民耕地,手工业者做工是不可能像它要求的那样不杀生的。这样,耆那教就不能有广泛的信仰者,而仅仅成了商人、少数手工业者和城市居民的宗教。耆那教作为一种宗教,也避免不了具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功能,它...
印度7—沙门思潮中的佛教和耆那教 2021-12-15 20:30:5016:053.4万 所属专辑:戈多哥趣说亚洲历史 声音简介 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
耆那教,又称裸形外道,乃佛在世时,六师外道中最有力者 以下取自东初老法师著作之《阿含概说》一书 尼乾子若提子(Nirgrantha Jñātiputrah)这是有名耆那的开祖,也是耆那教大成者。他与佛陀同时,其教势力与佛教在伯仲之间,其教理以命非命二元论为基础。但在实行上是极端苦行者,亦主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