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是作家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杂志《花城》2018年第5期,首次出版于2018年9月。该小说讲述了老宅子弟陈书玉孤寂、跌宕的人生。作者以细腻节制的笔触、熨帖人心的语言,审视人、老宅与城市的命运关系。人物沉浮与老建筑的存亡紧密相连,时代的起落更迭促使陈书玉个人的成长与嬗变,演绎了一段低回慢转的...
今本《考工记》虽然仅有7100多字,但其科技内容之丰富在先秦古籍中却无出其右。《考工记》开篇叙述了“百工之事”的由来和特点,然后用绝大部分篇幅分类介绍当时齐国官营手工业和家庭小手工业的主要工种及其生产工艺。这些工种总计三十种,即:“攻木之工”七(轮、舆、弓、庐、匠、车、梓)、“攻金之工”六...
《考工记》对此也作了记述,“凡试梓饮器,乡衡而实不尽,梓师罪之”,这是说工师检验梓人所制的饮器,如平爵向口,爵中还留有余沥,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考工记》还指出在市场上用于交换的手工业制品,必须符合规格,为买者乐于接受,残次品不能上市。 为了提高效益,必须精于算计。《考工记》以修筑沟防...
简介 《考工记》是战国时期的一部手工业技术文献,记载了各种工艺的规范及体系。王安忆写《考工记》,却是带着历史的长焦,描述一位上海洋场小开,逐渐蜕变成普...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阿巴厮2018-11-10 10:43:33 王安忆写男性,从男性的角度看,就是不过关,没有一点性的成分,人世间哪有这样的男性,更不要说经历...
《周礼·考工记·玉人》是周公旦所著《周礼》中的一篇,创作于西周时期。作品鉴赏 原文 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治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氏为量,段氏为鏄器,桃氏为刃。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
《周礼·考工记·輈人》是一篇中国古代文章,出自西周周公旦所著的《周礼》。作者简介 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第一位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
考工记的拼音是:kǎo gōng jì,考工记解释是:书名。一卷。记秦以前百工之事。因书中用语如茭、终古等类,郑注皆以为齐人语,推论为战国时齐人所撰。因《周礼》六官缺〈冬官〉,汉人以此补之,故又名《冬官考工记》。
文章通过分析《考工记》中呈现的内容,挖掘其中蕴藏的工匠精神,总结得出中国古代工匠在器物制作时立足天时地气之本,融合天人相合之道,发挥能工巧匠之智,辅以“物勒工名”之制,即中国古人的工匠精神,也是中国古代匠作传承千年不休的精神支撑。 在千年的传承中,《考...
在《考工记》的卷首,概述了当时工商业蓬勃兴起、手工业高度发展和分工日细的特征,这表明《考工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春秋时期手工工业生产中各种工艺技术和操作经验的总汇,是对中国自上古到战国初期的手工艺科技知识的总结,对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