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贵阳九门四阁,大西门城门楼地标,即将亮相#老贵阳 #贵阳地标 #大西门 #贵阳同城 #贵阳网红街 @贵阳🐒刘嫂· 2024年12月14日贵阳🐒刘嫂 00:14 156 对于贵阳老城区,总有着不一样情愫。一条路,一棵树,一家店,一栋楼……都想去记录!#贵阳老城区 #贵阳老街 #老贵阳 #贵阳同城 @贵州小袁哥· 2024年...
片段小文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贵阳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再现了老贵阳人的性情与生活。唯有了解老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才能真正领会这座城市的精髓。 丛书信息 ··· 民国趣读·老城记(共9册),这套丛书还有 《老桂林》《老杭州》《老青岛》《老重庆》《老苏州》等。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有很多老贵阳人,至今都还未能住上电梯房。花果园是贵阳老城区高楼大厦最为集中的板块,其他区域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稍微像样的电梯房小区。很多贵阳原住民,错过了花果园、错过了金阳新区、错过了三马、还错过了1~3号线的地铁房,错失了这么多年贵阳城市发展的红利,手头也没有多宽裕,大多数是贵阳的普通小市民家庭。
日新月异、翻天覆地 时光在悄无声息中 把贵阳雕刻出了新的模样 1981年,贵阳城区全景 1991年,贵阳城区全景 如今贵阳城区新貌 从前的街道狭窄、房屋低矮 到如今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 看看这组贵阳的老照片里 你能认出几个老地方 向左滑动 查看地标新貌 向左滑动 查看地标新貌 向左滑动 查看地标新貌 向左滑动...
80年代的贵阳街头,私家车稀少,就连公交车和大货车也不多。照片上方的那座西式建筑,究竟是什么单位?郊区的农民们在小河边耕种,过着田园般幸福的生活。1983年的贵阳,已经拥有了一座豪华的现代建筑,看上去有点像学校,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以上就是80年代的“老贵阳”。由于当时中国摄影师主要拍摄黑白照片,这位...
带你穿越回 30 年前的老贵阳去看一看吧 那时候的贵阳建筑 图源:涧底松 那时候的贵阳火车站 还是一座苏式风格的三层楼房 没有LED 大屏,周边也没有人潮拥挤的小吃街 很多旅客都把它当做背景来留影纪念 图源:五邑闲人 那时候的甲秀楼还不是城标 ...
图为80年代的贵阳邮电大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栋建筑都是贵阳的第一高楼。随着城市的发展,贵阳的高楼越来越多。昔日的贵阳第一高楼,如今已经淹没在城市众多的高楼大厦之中。图为80年代的贵阳老汽车站,1956年建成的贵阳老客车站,是国内唯一的一个古典风格的花园式客车站。美轮美奂的建筑风格看上去赏心悦目...
02.1983年,贵阳街景,前面一个男人抱着孩子,悠闲地散步。03.1983年,贵阳都司路街景。男性很多还是穿蓝色衣服。04.1983年的贵阳遵义路,遵义路连接当时的贵阳火车站和邮电大楼这两大标志性建筑。05.1983年的贵阳,没有摩天大楼,但河水非常清澈,生态环境很好。06.1983年《贵阳中医学院学报》第2期。07.都司路...
余的贵州札记|老贵阳精华今何在?隐于万千风情中 在贵州,曾经"地无三尺平"的殊境,令诸多久远的文化得以留存。绚烂文化的基石,是寻常百姓祖祖辈辈的的日常与劳作。黔山深处,"非遗"蕴藏丰厚,这些从历史中迤逦而来的人和故事,世代传承、生生不息。风情万种老贵阳 走出山城进入平原,轻飘飘、空落落的感觉油然...
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贵阳处于贵州中部,四周被山环绕,是名副其实的山城,故还有“山国之都”的雅誉。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清末时期的贵阳,来自于一名法国摄影师的摄影作品。本文选取了数张有代表性的贵阳老照片,和大家共同欣赏。图为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