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点入路是神经外科经典手术入路,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手术入路,运用筋膜间游离颞浅深筋膜,游离颞肌,术后颞肌及筋膜完全复位,可最大化保留面神经颞支、颞肌功能及避免颞肌萎缩及影响美观。 手术方法 ①体位和头位:平卧,将头颅用头架固定于后仰10°,向对侧旋转15~30°,向对侧肩部倾斜约15°。头略高于胸,以利于颅...
1 经典翼点入路于1969年由土耳其M. G. Yasargil教授设计、推动规范化和临床普及,并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 翼点入路是利用额颞发际内的弧形切口,行额颞骨瓣,通过切除蝶骨嵴和分开侧裂,暴露深部基底池和鞍区结构的开颅方式。 翼点入路一直是当代神经外科中应用最广...
3、皮瓣的设计也要根据是否需要结合其他手术入路以及是否需要去除翼点其他附属物(颧骨)来定。 4、对于单独的翼点手术,从颧弓上方开始,向上并逐渐向前弯曲达中线处,如果可能最好隐藏在发际线以内。 5、这样就可以根据额部或者颞部暴露的需或者根据是否需要联合其他手术入路来游...
翼点入路包括,对额骨、颞骨鳞部和蝶骨大翼的开颅,以及磨平蝶骨嵴、分开外侧裂到达颅内病变的手术操作技术和过程。 体位 患者呈仰卧位。在麻醉,建立动、静脉通路后,头架固定头部,注意头钉不要钉入颞区, 以免不稳滑脱。旋转头部,患侧朝上。为了便于术中调整手术床,需固定好下肢和躯干,最好采取臀部下凹、下肢和躯干...
【手术入路】01翼点入路解剖与应用 经典翼点入路由M.G.Yasargil设计并广泛用于神经外科领域。 翼点入路是利用额颞发际内的弧形切口,行额颞骨瓣,通过切除蝶骨嵴和分开侧裂,暴露深部基底池和鞍区结构的开颅方式。 手术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Willi’s环动脉瘤的夹闭和鞍上池偏一侧肿瘤的暴露和切除。 视交叉池及鞍上池...
The Neurosurgical Atlas:翼点入路操作技巧(Pterional Craniotomy)翼点或额颞入路向来在幕上入路中扮演“主力军”角色。得益于其简易性、灵活性、高效性和普及性,该入路是处理前、中颅窝病变最常用的手术入路。 对常规翼点入路进行如下改良,而形成所谓的扩大翼点入路(extended pterional approach): ...
翼点入路又称“筋膜间翼点开颅”或“额颞蝶入路”,它是利用切除蝶骨嵴、解剖外侧裂及各基底脑池后所形成的锥形空间,而达到对脑底面,从前颅凹底、鞍区、包括鞍上、鞍旁、鞍后到脚间池、桥前池以及小脑桥脑池的显露,从而能够完成大多数前、中颅凹底部以及一部分后颅凹底部手术。
一、对翼点入路这一综合体的理解 经典翼点入路由M.G.Yasargil设计并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翼点入路是利用额颞发际内的弧形切口,行额颞骨瓣,通过切除蝶骨嵴和分开外侧裂,暴露深部基底池和鞍区结构的开颅方式。 固定好头位、充分地切除颅底骨质、释放基底池的脑脊液、蛛网膜下腔的系统性分离均是成功的关键。
一、常规翼点入路: 右侧翼点入路各层解剖图。 A.头皮切口起至颧弓上,往前延伸至中线发迹内。切口上缘在颞上线的外侧,分离帽状腱膜和颞肌筋膜。大概在眶外侧缘4厘米上的脂肪垫上缘位置,切开颞肌筋膜浅层,可保护走行于颞肌筋膜浅层的面神经。 B.帽状腱膜延伸至颞肌筋膜外层。在颞肌筋膜上可以看到筋膜间脂肪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