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翼点入路实现的硬膜内暴露(F)(感谢Rhoton教授对图片的授权)。 颞肌的三层筋膜分别命名为:颞浅筋膜、颞肌筋膜浅层、颞肌筋膜深层)颞部皮肤大致可以分为3层:皮肤-颞浅筋膜层、颞肌筋膜浅层、颞肌筋膜深层。 在颞浅筋膜与颞肌筋膜浅层之间存在第一层脂肪垫,期间走形绝大部分的血管、神经,在颞肌筋膜浅层与...
甚至仅停留在切口上,理解为以翼点为中心的额颞部开颅就叫翼点入路。不断深入学习,我的体会是:翼点入路是一个综合体,包括切口设计、皮瓣的分离,骨孔的位置,骨瓣的范围,蝶骨嵴的磨除,侧裂的分离,基底池和鞍上池的暴露等,每一步都是为了下一步更好的暴露,环环相扣。 一、对翼点入路这一综合体的理解 经典翼点入...
翼点入路是神经外科经典手术入路,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手术入路,运用筋膜间游离颞浅深筋膜,游离颞肌,术后颞肌及筋膜完全复位,可最大化保留面神经颞支、颞肌功能及避免颞肌萎缩及影响美观。 手术方法 ①体位和头位:平卧,将头颅用头架固定于后仰10°,向对侧旋转15~30°,向对侧肩部倾斜约15°。头略高于胸,以利于颅...
1.此入路的头位根据颅内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可略有不同变化;鞍内病变头应少仰些,而鞍上、上斜坡病变则应稍多仰些;嗅沟脑膜瘤可略向对侧多旋转和向对侧肩部多倾斜些;当采用翼点入路与纵裂入路联合探查三脑室肿瘤时,头部的后仰和旋转,均应减少至最低限度,以兼顾二者需要;也可调节手术台的左右倾斜度和背板高度使头...
翼点入路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手术入路中之一。其不但可以处理颅底的血管病变,而且在经过相应的改良、联合以及扩展(如额外侧、眶颧、磨除前床突、磨除岩骨尖等)之后,可进一步扩大显露,来处理位于海绵窦、鞍区、鞍旁及额底甚至中后颅窝的病变。 “翼点”一词源自希腊语,即翅膀的意思,其是由额、颞、顶以及蝶骨小翼...
翼点入路(pterional approach)是神经外科手术最常用的入路,其发展史贯穿并反映了神经外科的发展。 翼点入路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4个时期 I. 额下入路,始于1880年代 II. 额颞入路,始于1910年代 III. 额底入路,始于1950年代 IV. 翼点入路,始于1960年代 一
翼点入路是神经外科经典手术入路,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手术入路,运用筋膜间游离颞浅深筋膜,游离颞肌,术后颞肌及筋膜完全复位,可最大化保留面神经颞支、颞肌功能及避免颞肌萎缩及影响美观。 手术方法 ①体位和头位:平卧,将头颅用头架固定于后仰10°,向对侧旋转1...
翼点入路包括,对额骨、颞骨鳞部和蝶骨大翼的开颅,以及磨平蝶骨嵴、分开外侧裂到达颅内病变的手术操作技术和过程。 体位 患者呈仰卧位。在麻醉,建立动、静脉通路后,头架固定头部,注意头钉不要钉入颞区, 以免不稳滑脱。旋转头部,患侧朝上。为了便于术中调整手术床,需固定好下肢和躯干,最好采取臀部下凹、下肢和躯干...
经典翼点入路于1969年由土耳其M. G. Yasargil教授设计、推动规范化和临床普及,并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 翼点入路是利用额颞发际内的弧形切口,行额颞骨瓣,通过切除蝶骨嵴和分开侧裂,暴露深部基底池和鞍区结构的开颅方式。 翼点入路一直是当代神经外科中应用最广泛...
The Neurosurgical Atlas:翼点入路操作技巧(Pterional Craniotomy)翼点或额颞入路向来在幕上入路中扮演“主力军”角色。得益于其简易性、灵活性、高效性和普及性,该入路是处理前、中颅窝病变最常用的手术入路。 对常规翼点入路进行如下改良,而形成所谓的扩大翼点入路(extended pterional appro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