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在《翦商》又一个新发现:《易经》是文王占卜的练习册,是猎俘、人祭、生活经历的回忆录,在文王大宅地下室里,通过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探索,他发现世间的一切都不是永恒和持续不变的,它们都可以有另一种相反的存在形式,一切也都可以颠倒重来一遍,这就是“易”。由此,现有的世界秩序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改...
点击[8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 李硕.epub]开启发现之旅吧~ 你觉得这个资源怎么样,有没有其他资源想让我分享呀?
网络, 视频播放量 1018、弹幕量 2、点赞数 18、投硬币枚数 1、收藏人数 42、转发人数 3, 视频作者 key-lv, 作者简介 What's past is prologue,跟往事干杯!,相关视频:空间转向之后的文学批评,疫病时代:东汉至魏晋时期的瘟疫战争、社会与人,复旦大学 包慧怡:描摹他乡—
在《孔子大历史》的后记中,李硕曾提到,“之前的商朝和西周历史记载太少,更不好讨论”,但附录中已收录《周灭商与华夏新生》作为外篇之一:“因为有了周公一代人的历史,才能更深入理解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显然,《翦商》就是在这一长文基础上的巨幅扩写。追根溯源至此,你不由得感叹并由衷钦佩:他一直跟着感觉走,...
文王学习了商人的易卦占算技术,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记录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
以上人祭宗教及角斗产业的消亡,都源于外来文化的干预...殷商则与之不同:周灭商后,人祭被周人消除,但周人并未开创一种新的宗教,而是采用世俗的人文主义立场,与极端宗教行为保持距离,不允许其干预现实生活,所谓“敬鬼神而远之”。这奠定了后世中国的文化基础。 商人崇尚...
李硕《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下称《翦商》)一书就以商朝“人祭风俗”入题,通过大量考古发掘报告,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历程做了一次鸟瞰式的巡览,颇具新论。于我而言,也是很久没遇到这样一本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历史学读物了。 事实上,《翦商》一书颇能引发我的一些回忆。2010年9月,我第一次离开家乡那座小城...
而在阅读了《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这本书后,让我对商朝有了更深的认识, 并对以下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为什么说商朝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国”,“商朝真的如封神榜中描绘的那么残暴吗”,“西周灭商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西周为什么摒弃了商朝疯狂血腥的宗教文化”。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李硕 10个笔记 ◆ 第四章 异族占领二里头 2023/04/25发表想法 夏朝真的存在么? >> 目前已发现的殷商甲骨卜辞从来没有提到过夏朝,这有点不好解释。 ◆ 第五章 商族来源之谜 2023/04/25发表想法 失敬了,商丘 >> 商丘一直和商人有缘。从神话传说时代到春秋再到今天,中国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