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世时,毗耶离城里住着一位大智居士维摩诘。他不披袈裟,不住精舍,身着华服、生活在红尘中,却深谙佛法真谛。《维摩诘经》记载,有一次文殊菩萨奉佛陀之命探访生病的维摩诘,这场对话震撼了在场所有人。这段对话记载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道出了万法根源。那日,维摩诘示现疾病,躺在床榻...
博物馆馆长小夭 嘿,朋友!为您呈上资源~ 点击[宋 佚名 维摩居士图]即可轻松获取! 你对这类资源平时关注多不多,还有其他想要的资源吗?
“维摩居士示现病苦,就是要告诉我们:在世间的种种境遇中,都要记住这些都是如梦如幻的。不要被暂时的得失荣辱所困扰,要在幻相中认识到自己的真心。”“这个真心,就像明镜一样,能照见一切境界,却不被境界所染。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觉照,认识到这个真心。这就是维摩居士留给我们最后的教诲。”屋内的人...
千年古刹,晨钟暮鼓,有多少僧侣日复一日参禅打坐,却始终无法触及佛法的真谛。而维摩诘居士,一位身处红尘的智者,却以“一念觉悟”的智慧,道破了修行的本质。话说,在佛陀时代,有位居士名为维摩诘。他虽身处俗世,却精通佛法,智慧深远,远近闻名。一日,僧人阿难听闻维摩诘居士能以“一念之悟”超越他人“千年...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堪称是佛陀时代第一居士。 维摩诘之美 维摩居士,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范。由于是在家菩萨,他示现有妻子眷属。其妻貌美,名叫无垢,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娱。
维摩诘居士为度化众生,巧妙地示现于娑婆世界,以居士身份住在毗耶离城。他本是来自东方无垢妙喜世界的金粟如来,化身成娑婆世界的在家居士,辅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他的资财与功德无穷无尽,常援助和摄化贫困众生;严守戒律,用以摄化犯戒众生;以离相忍辱之行,摄化嗔恨易怒者;凭勇猛精进之举,摄化懈怠之人...
维摩诘居士的智慧,在于他能够将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将病痛转化为修行的契机。 他并没有被病痛所困扰,反而将其视为一种磨练,一种提升。在与文殊菩萨的对话中,维摩诘居士阐述了他的“不二法门”。他认为,修行不应执着于任何对立的概念,例如善恶、是非、好坏等等。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没有绝对...
维摩诘问:"菩萨应该如何看待一切众生?"文殊答:"应该如母亲看待唯一的儿子那样。"维摩诘说:"我不这么认为。菩萨应该像看虚空一样看待众生,因为虚空中本无所有。"文殊又问:"在家居士如何能够修行?"维摩诘回答:"修行不在于外相。在家人照样可以修行,关键是看清诸法实相。比如我现在示现疾病,就是为了让众生...
佛陀在毗耶离城的菴罗树园里讲经说法。这天,他得知城中大居士维摩诘示现疾病,卧病在床。维摩诘居士虽现在家相,实则是位大菩萨。他示现得病,必有甚深的寓意。于是,佛陀先后请大迦叶、舍利弗、须菩提等十大弟子前去问病。这些弟子各有所长,有的持戒第一,有的智慧第一,有的神通第一。可一听说要去探望维摩...
智明恍然大悟:"原来居士是说,读经如果只停留在文字上,就像只看花朵而不能闻到香气一样。"维摩诘赞许地点点头:"不错。经书就像指月的手指,手指指向月亮,但如果你只盯着手指看,永远也见不到月亮。"这时,一阵风吹过,梅花的香气更浓了。维摩诘继续说:"修行也是这样。一念觉醒,胜过千卷经书。你读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