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刺,刺法名。其所刺之处均和经脉有关。 ①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是指于经脉结聚不通之处(如压痛、郁血等)进行针刺的方法。 ②指某经有病即选用本经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灵枢.禁服》:“不盛之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近代所称“循经取穴法”盖源于...
经刺和络刺 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是刺经脉所过部位中气血瘀滞不通有结聚现象的地方(如郁血、硬结、压痛等)。这种刺法主要治疗经脉本身的病,并单独取用病经的输穴治疗,故称为经刺。 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是浅刺体表郁血的细小络脉使其出血的一种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
【经刺】 当某一经脉有病时,在该经经脉上进行针刺的方法。九刺法的一种。指针刺与患病局部同一经脉的结聚不通的部位(《灵枢.官针篇》)。 本页关键字:经刺针刺灵枢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客服电话:010-86632396 客服QQ:747650053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1 巨刺、缪刺和经刺的来源和概念 1.1 巨刺在《内经》中出现3处。 《素问·调经论》中有“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 巨刺之”。《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九变, 一曰输刺, 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腧也, 二曰远道刺, ……八曰巨刺,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 九曰焠刺, 焠刺者燔针以取痹也。”明确了...
卷一·经刺论歧伯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盛则泻之,虚则...
此皆是先感觉指下有异常搏动感之后,乃可刺之,此为候气,气至入针针入之后,邪气出,谷气至;谷气至,即胃气来复,胃气即是脾气之缓而冲和,待此气至,则脉转缓和。 (6)在刺脉调气,阴阳之前,勿忘循病经查之结筋与结络并解之。临床使用刺脉动之法,需和阴阳出人升降相...
从文献考证可知,砭石技艺在六朝以后已经绝迹。针具器型改革以后,微针逐渐取代了砭石,相应的治法治则也有所改变。通过解析《天回医简》中砭治痈疽的法则,我们可以管窥西汉时期的砭石之法。以此比对相关传世医经刺法理念,亦可以发现,出土医学文献中的砭石之法与传世医经中记载的针灸理论存在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
我和上级医师、治疗师商议后为其安排相关康复治疗,一是行腹部普通针刺治疗,做腰部电针治疗,普通针刺治疗及电针治疗都属于针灸治疗的范畴,有舒经活络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但是做腹部针刺治疗要注意时间和深度,避免损伤腹部内脏;二是为患者安排推拿治疗,做腰部、腹部推拿按摩治疗,推拿治疗有助于改善腰部...
输刺法:《灵枢·官针》云:“输刺骨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结合目前临床应用的刺骨技术及针刀技术我们提出了“督脉筋经刺骨术”这一技术。 操作技术要点 1、治疗部位 在督脉筋经循行部位的骨结构上作为治疗点 4月19日 山东*济南 针刀微创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