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军团的绝境:从北上抗日到血色怀玉山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粟裕任参谋长。这支承载着“北上抗日”使命的队伍,却在战略失误中陷入绝境。谭家桥一战成为转折点。面对王耀武的补充第一旅,军团长刘畴西坚持让战斗力较弱的二十师担任主攻...
而且,刘畴西还在莫斯科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过,回国后更是在红一军团担任过师长,资历、实力、打仗的强硬作风,几乎是无可挑剔的。正因为刘畴西的能力和地位,在红10军团组建以后,才由他担任军团长又兼任20师师长,与方志敏同志一样,都是危急关头深受组织信任的人物。红10军团北上的过程中,吸引了大量的国民党军围...
1935年1月29日,红十军团主力被灭,各级首长陆续被俘,饮恨怀玉山。与此同时,有少部分战士顺利突围,而这一批幸存的人员,是由粟裕将军带领的,共计800多人。多年后,他再回忆起红十军团的覆灭时,心中仍十分遗憾、心痛,他认为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红十军团的生命十分短暂,仅维持了2个多月,其中牺牲了许多...
过了没多久,由于战局方面有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让这支军队的凝聚力能更强一些,红10军团就从原来的2个师改组成了3个师,这3个师分别是19师、20师还有21师。那咱们就先从19师的师长寻淮洲这儿开始讲起吧。【寻淮洲】寻淮洲岁数不大,可取得的成就相当厉害,革命经历也挺深厚的。他一开始是在儿童团搞革命,...
【红10军团】红十军团成立时实力雄厚,原红七兵团拥有寻淮洲、萧劲光、粟裕等优秀将领,现在又加入了方志敏这样的核心人物。整编完成后,该军团暂时归中央军区管辖,由刘畴西担任军团长,乐少华为政治委员。红10军团向外线转移后,在浙皖边区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并组建了军政委员会。方志敏担任委员会主席,粟裕任参谋长...
1935年1月29号那天,红十军团的主力被打得差不多了,领导们一个接一个被抓,最后在怀玉山留下了遗憾。就在那个时候,有一部分战士成功冲出了包围圈。这批活下来的人,是粟裕将军带的队伍,一共有800多人呢。过了好些年,每当他想到红十军团消失的事儿,心里还是特别惋惜、难受,觉得那真是“一次痛苦的失败”...
1938年5月,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受中共东南分局的派遣,赴赣东北弋阳境内的磨盘山, 通知活动在这一带的红军游击大队负责人杨文翰,将游击队带下山接受改编为,随后开赴抗日前线。关英是1925年入党的老党员,曾参加过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31年任皖浙赣省委书记,也是红十军团的领导人之一。在与方志敏共事的...
这场战斗不仅显示出内部指挥混乱,还导致红十军团伤亡惨重,兵力折损超过一半。部队撤到怀玉山一带时,原本六千人的队伍只剩下两千多人。战士们又冷又饿,连树皮都啃来填肚子。粟裕提出“趁天黑赶紧冲过封锁线”,然而负责拍板的刘畴西却说“战士们得先休息一下”,结果耽搁了行动。历史的轨迹在此分岔:粟裕率领前锋...
这场战斗不仅把指挥上的不统一问题暴露无遗,还直接导致红十军团的人数减了大半。部队退到怀玉山时,人数从六千锐减到了两千多,那些又冷又饿的士兵,没办法只能啃树皮来填饱肚子。粟裕当时提出,咱们得赶紧趁着夜色冲破那道封锁线,不过刘畴西掌着大权,他说部队太累了,得歇歇,就把这事儿给拖了下来。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