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诗帖》是米芾38岁时创作的作品,反映了他的中年书风。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吴其贞在《书画记》中评价此帖:“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效颜鲁公化书者。”道出了此书宗法颜真卿又自出新意的艺术特色。《苕溪诗帖》的内容是一首长诗,描...
米芾在《苕溪诗帖》中用笔爽利,洒脱不拘,多取侧锋,灵巧多变。行笔波折虽多而速度不减,故线条劲挺有力,既赏心悦目,又耐人寻味。米芾习惯在用笔之中方和圆结合在一起使用,方中有圆,圆中寓方,张力十足。圆转处稳健雄厚,气势雄浑;方折处果敢迅疾,意趣天然。米芾用笔藏露变化十分明显,几乎每个笔画中都...
米芾的《苕溪诗帖》是他中年时期的杰作,书写时笔锋直下,笔触浓烈而纤细,落笔迅疾,字迹纵横恣肆。那时他正在游历苏州和无锡,此卷是在他前往无锡之前所写。尽管已是中年,但他的字迹中依然透露出一股天真烂漫的气息,将胸中的美好情感倾注于整篇书法之中,令人赞叹不已。《苕溪诗帖》全卷共有35行,294字,末尾有“元...
米芾的《苕溪诗帖》一面世,即如一阵春雷震惊了书坛,令人耳目一新的行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喜爱,一个杰出的书法家如鹤立鸡群般展现在北宋书坛上,随后一个多月,米芾再次创作了《蜀素帖》,更是令人啧啧赞叹,它和《苕溪诗帖》被后人称为米书"双璧",开创了一代“米体”书风,仅此两帖,年仅38岁的米芾便奠定了在...
《苕溪诗帖》,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米芾38岁作,故宫博物院藏。 《苕溪诗帖》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影响巨大。 “风樯阵马”指行笔速度快,“沉着痛快”指运笔停的住,放的开。 米芾自称运笔“八面出锋”,极尽笔法百态。早于《蜀素帖》一个月书写的《苕溪诗帖》,便是米...
《苕溪诗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行书杰作,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解析: 基本信息 创作时间:元祐三年(1088年)八月八日。 规格:行书纸本,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全卷35行,共394字。 收藏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创作背景 米芾在元祐三年从无锡前往苕溪(今属浙江湖州),途中创作了《苕溪诗帖》,诗中记录了他的生活经历...
《苕溪诗帖》是米芾中年时期的作品,也是米芾书法力作之一。帖上有米芾的落款:“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由此可知,这一年米芾是三十八岁。三十八岁是一个男人事业发展、精力充沛的时候,《苕溪诗帖》全篇一共三百九十四个字,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创造了一种天真活泼、激越昂扬的意境。《苕溪诗帖...
《苕溪诗》的内容是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所作的六首诗,是他的经意之作。《苕溪诗》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创造了一种天真活泼、激越昂扬的意境。观《苕溪诗》,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法的典型风貌,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
“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启功先生此诗句本是为米书《蜀素帖》所作,可在笔者看来,米芾早于《蜀素》一月有余所作的《苕溪诗帖》更可担当此誉。该帖于元祐戊辰三年(公元1088年)八月八日书于澄心堂素笺,其时米芾38岁,虽是率尔操觚,个人风貌却跃然纸上。据曹宝麟先生考证,这件手卷抄录米芾自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