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
米芾《蜀素帖》《拟古》 释义 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 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 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 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 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 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 龟鹤年寿齐,羽介所托殊。 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 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 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 报...
米芾《蜀素帖》《拟古》 释义 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 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 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 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 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 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 龟鹤年寿齐,羽介所托殊。 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 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 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 报...
《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章法...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宋四家之一。擅篆隶楷行草等多体,临摹古人书法,几能乱真。《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在“天下十大行书”中排第八。“蜀素”是北宋时四川制造的质地精良的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非常讲究。“乌丝栏”本指古代尺牍、公文上的黑色界格,借指晋人尺牍,进而象征了晋...
宋 米芾《蜀素帖》局部 米芾书法用功最深,而其行书,成就最大,宋代行书讲求意趣个性,而米芾的行书集禅意和意趣一体。米芾行书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其章法和笔墨之间流露出那种率真恬淡之气,甚至比东坡更甚。说米芾书画为宋代文人画之典范,也丝毫不夸张。米芾对书法气韵的整体感知,对笔墨结构的“无垂不...
米芾《蜀素帖》赏析一、北宋历史下的书学背景中国书法艺术,并非仅仅是一种技巧的磨练,更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精神表征。且在宋代禅宗思想盛行的基础上,宋书独辟蹊径的“尚意”一路是历经唐书“尚法”高峰后的独树一帜。在此背景下,米芾以书法名世,亦有颇具匠心的书学主张,且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蜀素帖》赏析 文/ 曹宝麟 01 米芾(1051~1108年),初名黻,41岁改今名,字元章,号火正后人、鹿门居士、襄阳漫仕、海岳外史等。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中年迁居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故又称吴人。以母侍宣仁高后之恩得赐进士出身,补浛光尉,移临桂,历长沙从事...
《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