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ǒng qīn 怎么读 【筒钦】是什么意思 乐器名。是藏族、蒙古族吹奏的乐器。古代用于军乐,约在公元十世纪,就已使用于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古格王国的宫廷乐队。铜制,筒身分上、下两节,上细下粗,上端吹口呈杯状,下端呈喇叭状。吹奏时,将号筒扛于一人肩上,另一人手扶筒的上部吹奏。音量宏大,发音粗犷、低沉...
中文名筒钦 又称“莽筒” 时间16世纪后半叶 特 点随喇嘛教一起首先传入内蒙古 简介 筒钦又称“莽筒”、“铜冬”、“铜洞”、“大铜角”等。藏族、蒙古族吹奏乐器。藏语“筒 筒钦 钦”为大号的意思,康方言区、嘉戎方言区称“拉东” ,蒙古族称“毕利”、“毕利古”,汉称“大号筒”、“长角号”、“小铜...
筒钦 筒钦,藏族、蒙古族吹奏乐器。又名莽筒、大铜角。流行于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甘肃等地喇嘛寺庙中。在藏族地区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明代西藏画师所作《八思巴唐卡画传》中有筒钦形象。 管身铜制,由三节套接而成。上细下粗,细端为吹口,粗端呈喇叭形,全长300厘米左右演奏时,喇叭口一端置于地面或木架上...
奏出这种乐声的乐器,就是筒钦。筒钦是藏族、蒙古族很有特色的宗教乐器。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宗教乐器品种繁多,自成体系,占据着一定的位置。"筒钦"是藏语的读音,意为大号。蒙古语称"毕利"、"毕利古"。这种低音大型吹管乐器,广泛流行于西藏、内蒙古、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的... 请您先登录!
筒钦是喇嘛教乐队中非常重要的低音乐器,广泛流行于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甘肃等地的喇嘛寺庙中。在藏族地区,筒钦已有超过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明代西藏画师所作《八思巴唐卡画传》中,就有筒钦的形象。筒钦由受过训练的喇嘛演奏。演奏时,喇叭口一端置于地下或放在木架上,奏者双手执乐器上端,常用...
筒钦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吹奏乐器,流行于青海、西藏、内蒙古和新疆等地。 筒钦:又称“莽筒”、“铜冬”、“铜洞”、“大铜角”等。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吹奏乐器。历史悠久,古代用于军中,大约10世纪前,就已用于西藏阿里地区古格王国的宫廷乐队。明代西藏画师所作《八思巴唐卡画传》中有筒钦形象。现用于宗...
筒钦演奏是藏传佛教寺院中的一种传统音乐表演形式,由僧侣们运用特殊的乐器筒钦进行演奏。在演奏过程中,一僧侣双手扶持筒钦上节,两唇紧贴号嘴送气发音,而另一僧侣则手提绳带或肩扛喇叭口,根据演奏场景的不同,站立或行进。这一过程充满了仪式感与宗教意义。在藏族和蒙古族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中,训练有...
铜角,形如牛角,两件形制、尺寸相同,器身为两节套接而成。它们多用于宗教法事,吹奏时,左手持角体上蹦,气流从浅杯形吹口进入而发音,音色清脆明亮,却无固定音高。🎼 银筒钦:藏族、蒙古族的乐器 筒钦,藏族、蒙古族的乐器,形制相同,长短略异。器身为三节套接而成,上细下粗,细端为吹口,粗端呈喇叭口形。通体...
银筒钦 清 长190cm、196cm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用于藏族、蒙古族宗教仪礼中。管身由三节套接而成,音量宏大低沉,奏之有庄重威严之感。类型: 古乐器 主题词或关键词: 乐器 出处: 中国古乐器 栏目关键词: 中国音乐 辅助分类项: 中国古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