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瑾在苏浙部署,命尹锐志、王金发、竺绍康回嵊县招集志士,占领地方,出队赴绍、杭,增援皖事。 ---据(周亚卫《光复会见闻杂忆》) 同时,为配合孙中山领导的粤、桂、滇等地起义,竺绍康常与秋瑾、王金发、吕东升、张恭等于绍兴和畅堂秋瑾家密谋起义大计。当时,他们感到“筹饷购械,益难为济”,决定由秋瑾与竺绍康...
人物简介:竺绍康(1877-1910),浙江省绍兴市嵊县(现嵊州市)人,青年时就读于本乡,为人重侠义,好打抱不平。1902年创立平阳党,后与王金发、裘文高等结为生死之交,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5年入绍兴普通陆军中学。徐锡麟、陶成章等去日本后,与吕逢樵等负责校务。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策划皖浙起义时,担任光复军分统,奉命去...
历史知识> 竺绍康 清末浙江嵊县(今嵊州)人,字酌仙。早年在家乡组织平阳党(又称平洋党),后与王金发等结为生死交,从事反清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绍兴大通学堂学习,曾一度与吕逢樵等主持该学堂,训练会党骨干。三十三年秋瑾与徐锡麟商定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他被任为光复军分统,事败,遭通缉。后避往上海,联络...
竺绍康天格(9):寓意为:(凶)破舟进海,吉尽凶始,穷乏困苦之数。 竺绍康人格(19):寓意为:(凶)多灾多难,遮云蔽月的辛苦重来之数。 竺绍康地格(22):寓意为:(凶)薄弱乏力,百事不如意之数。 竺绍康外格(12):寓意为:(凶)掘井无泉,意志薄弱的背运之数。 竺绍康总格(30):寓意为:(半吉)绝境逢生的运途分歧...
【参考译文】 竺绍康事略 竺绍康,字酌仙,是浙江嵊县人 。 他从小丧父,自 己致力学习,长大之后,性情慷慨,志向远大,偶然参 加官府考试,就考入了县学,回来后感叹着说:“大丈 夫应当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直接在这(县学)里面寻求 功名,真是耻辱呀!”于是放弃了所读的书,跟随县里 诸位青年一起游学,担任盟长。
十三、竺绍康事略于右任竺公绍康,字酌仙,浙之嵊县人。 公虽幼孤,能自致力于学,少长慨然有四方之志,偶就有司试,列名邑庠①,退而叹日:“大丈夫当自得途,径向此中觅功名,真益辱耳!”遂弃所读书,从邑中诸少年游,为之盟长。县东大岚山宿薮盗 ,盗伙且横,数掠公所居村,吏不能治,公奋然起曰:“奴辈视吾...
竺绍康,1877年至1910年活跃于浙江嵊县金庭乡灵鹅村,他是清末著名反清组织“平阳党”的创始人,原名钦爵,字履占,号酌仙,别号醉月主人,因其生肖属牛,民间又称他为“牛大王”。他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如歌谣所唱:“灵鹅‘牛大王’,百亩良田换战斗,‘平阳党’他组建,徐秋王并肩行。”竺绍...
于右任《竺绍康事略》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 竺公绍康,字酌仙,浙之嵊县人。公幼孤,能自致力于学,少长慨然有四方之志,偶就有司试,列名邑庠,退而叹曰:“大丈夫当自得途,径向此中觅功名,真益辱耳!”遂弃所读书,从邑中诸少年游,为之盟长。县东大岚山宿薮盗,盗伙且横,数掠公所居村,吏不能治。公奋然起...
/ 1 在蒋介石众多盟兄弟中,有一位著名的会党领袖,被人称为“浙东好汉”,他的名字叫竺绍康。辛亥革命前,竺绍康曾追随徐锡麟、秋瑾、陈其美等人,积极参加反清革命。1910年,竺绍康在上海病逝之后,蒋介石又与其子竺鸣涛过从甚密。蒋氏发迹后,竺鸣涛也得到了蒋的包庇和重用,成为其亲信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