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竺绍康(1877-1910),浙江省绍兴市嵊县(现嵊州市)人,青年时就读于本乡,为人重侠义,好打抱不平。1902年创立平阳党,后与王金发、裘文高等结为生死之交,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5年入绍兴普通陆军中学。徐锡麟、陶成章等去日本后,与吕逢樵等负责校务。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策划皖浙起义时,担任光复军分统,奉命去...
春,秋瑾在苏浙部署,命尹锐志、王金发、竺绍康回嵊县招集志士,占领地方,出队赴绍、杭,增援皖事。 ---据(周亚卫《光复会见闻杂忆》) 同时,为配合孙中山领导的粤、桂、滇等地起义,竺绍康常与秋瑾、王金发、吕东升、张恭等于绍兴和畅堂秋瑾家密谋起义大计。当时,他们感到“筹饷购械,益难为济”,决定由秋瑾与竺绍康...
这两句诗写出了夏完淳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精忠报国的次子情怀,与竺绍康的事迹和精神相符合。竺绍康受徐锡麟的开导,与秋瑾一起网罗人员,昭告大义,领导组织革命起义,成为两浙革命党的中心;在平时为革命事业康概解囊资助起义;即使生病昏迷也大喊杀敌。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竺绍康为完成民族复兴大业鞠躬尽瘁、英勇不屈的...
历史知识> 竺绍康 清末浙江嵊县(今嵊州)人,字酌仙。早年在家乡组织平阳党(又称平洋党),后与王金发等结为生死交,从事反清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绍兴大通学堂学习,曾一度与吕逢樵等主持该学堂,训练会党骨干。三十三年秋瑾与徐锡麟商定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他被任为光复军分统,事败,遭通缉。后避往上海,联络...
竺绍康 竺绍康(1877-1911),又名钦爵,字履占,号酌仙。浙江嵊县(今嵊州)金庭乡灵鹅村人。7岁即开始在家延师课读,1889年入萃焕学堂读书,1900年应试中秀才。他为人豁达,广交结,重侠义,积极宣传反清灭洋的思想,发动农民抗捐抗税,仇洋闹教,名噪一时,推为盟长。1902年与会党首领王金满、王金宝兄弟秘密联系,在...
竺绍康,1877年至1910年活跃于浙江嵊县金庭乡灵鹅村,他是清末著名反清组织“平阳党”的创始人,原名钦爵,字履占,号酌仙,别号醉月主人,因其生肖属牛,民间又称他为“牛大王”。他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如歌谣所唱:“灵鹅‘牛大王’,百亩良田换战斗,‘平阳党’他组建,徐秋王并肩行。”竺绍...
竺绍康天格(9):寓意为:(凶)破舟进海,吉尽凶始,穷乏困苦之数。 竺绍康人格(19):寓意为:(凶)多灾多难,遮云蔽月的辛苦重来之数。 竺绍康地格(22):寓意为:(凶)薄弱乏力,百事不如意之数。 竺绍康外格(12):寓意为:(凶)掘井无泉,意志薄弱的背运之数。 竺绍康总格(30):寓意为:(半吉)绝境逢生的运途分歧...
#竺绍康#竺绍康(1877—1910),浙江绍兴嵊县人,青年时就读于本乡,为人重侠义,好打抱不平。1902年创立平阳党,后与王金发、裘文高等结为生死之交,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5年入绍兴普通陆军中学。皖浙起义失败后,竺绍康被通缉,辗转赴上海,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与陈其美等联络,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
/ 1 在蒋介石众多盟兄弟中,有一位著名的会党领袖,被人称为“浙东好汉”,他的名字叫竺绍康。辛亥革命前,竺绍康曾追随徐锡麟、秋瑾、陈其美等人,积极参加反清革命。1910年,竺绍康在上海病逝之后,蒋介石又与其子竺鸣涛过从甚密。蒋氏发迹后,竺鸣涛也得到了蒋的包庇和重用,成为其亲信人物之一。
竺绍康“斥私财,制战具”,组织团练以抗击盗匪,并进而攻破他们的巢穴,地方得以安宁。时有邻村土豪蔡旭人,因与竺绍康父辈有私怨,竟诬告竺绍康结伙“沿溪勒索”,绍兴知府受理此案。竺绍康当庭侃侃陈词,揭穿阴谋,使蔡旭人无言以对。在场观审的徐锡麟见竺绍康“雄辞伟辩,英挺磊落”,当晚便挽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