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叔兰 /Suraksa/ 条目作者葛维钧 最后更新2021-06-09 浏览25次 印度来华僧人,译经家。 约活动于3世纪。据《高僧传》卷四、《开元释教录》卷二等,竺叔兰本天竺人。其祖父娄陀,好学而有节操。当时国王无道,有一将军因罪惧诛,要娄陀共反,娄陀不从,遂遭杀。其父达摩尸罗闻乱即携家逃往中国,居于河南,不久...
历史民族史> 竺叔兰 晋代佛教译经师。祖籍天竺。父达摩尸罗与叔父同为沙门。自幼出家学佛教,通晓“胡”汉语。晋元康元年(291)起,在陈留国(治所在今开封东)仓垣水南寺,先后译出《放光般若经》、《异维摩诘经》、《首楞严经》等。其《放光般若经》是据朱士行从于阗传入之梵文本译出,原有20卷。其译作对后...
如道安在《合放光光赞略解序》中(载《出三藏记集》卷七)评竺法护的《光赞》译本:“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这是说《光赞》纯用直译,文辞粗糙。评无罗叉、竺叔兰的《放光》译本:“言少事约,删削复重,事事显炳,然易观也,而从约必有所遗。”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
一则轶事:竺叔兰是西晋时的一名译经师,父母天竺人,生于河南。年轻时曾放荡不羁,经常喝醉。有一次喝醉了,跑到官府里大呼小叫,被抓了起来。巧的是当时府尹乐广正在和宾客们饮酒,也喝醉了,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广:君侨客,何以学人饮酒?叔兰曰:杜康酿酒,天下共饮,何以侨旧?
竺叔兰摘自:佛学大词典天竺人。与西晋竺法护为同时代人。其祖因国乱被害,父遂避难至晋,居于河南。叔兰从二舅受学经法,精通梵、汉语,兼学诸文史。浸染于当时清谈风气,与名士交游。性嗜酒,每饮至五六斗方觉酣畅。据传曾死而复苏,自言在阴间见及业果,因而改节修慈,专志经法。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译有首...
2017年1月21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放光般若经》译出纪念日。经录记载,《放光般若经》于晋元康元年五月十五日,由阗沙门无叉罗、优婆塞竺叔兰口传,祝太玄、周玄明笔受,至十二月二十四日写讫。 《放光般若经》,又作《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摩诃般若经》《摩诃般若放光经》《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经...
竺叔兰,这位非凡的人物,原籍天竺,却在中原的河南诞生。他精通梵文和晋语,以其独特的语言技能在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他的翻译成就显著,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放光般若》。这部作品是《大品般若》的第二译本,它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放光经记》记载,太安二年(303年),竺法寂和尚与竺...
竺叔兰本天竺人,生在河南,善梵晋语。他们译出的《放光般若》是《大品般若》的第二译,后来太安二年(303)沙门竺法寂(此据《放光经记》)和竺叔兰为之考校书写成为定本。叔兰后在洛阳自译《异毗摩罗诘经》三卷、《首愣严经》二卷二部,其书都佚。
参考答案: 竺叔兰,居士,原籍天竺,父世为避乱而来中国河南定居。少好游猎、嗜酒。后崇佛法,“博究众音,善梵汉之语”。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旅客在交通基础设施经营场所遭受第三人侵权行为侵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营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查看...